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其三》
《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秋万里兴,力疾上层台。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

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

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

(0)
翻译
在清冷的秋天里,我满怀兴致地登上了高台。
年景丰收,野鸡兔子都吃得饱饱的,秋风吹过,榆树柳枝显得更加凋零。
傍晚的新竹自然呈现出翠绿,幽静的菊花却不知为谁开放。
我身处孤寂之中,无人询问,家乡的书信也很久没有来了。
注释
清秋:秋季的清晨。
兴:兴致。
力疾:尽力快速。
层台:高层的平台。
岁熟:年成丰收。
雉兔:野鸡和兔子。
摧:摧残,凋零。
晚篁:傍晚的新竹。
幽菊:幽静的菊花。
为谁开:为谁而开放。
寂寞:孤独寂寞。
无人问:无人过问。
乡书:家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登上高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万里景色,但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中“清秋万里兴”表现了诗人对壮丽秋景的赞美之情;“力疾上层台”则显示出诗人想要更好地欣赏这份美景的迫切心情。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一句,通过对农作物成熟和野兽肥壮的描写,以及秋风吹过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个丰收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摧”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榆柳在秋风中的摇曳,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却也充满哀伤的感觉。

诗人的孤独感在后两句逐渐显现,“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表达了诗人对未被发现之美的感慨,这里的“幽菊”象征着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好。最后,“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则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他渴望得到亲人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久久未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环县别计簿萧郎中

君来自庆阳,我先宿灵武。

前路入沙碛,况为风雨阻。

馆舍对层台,苍茫阅今古。

愁云黯萧关,江声带鼙鼓。

忆昔白衣士,谈笑恢疆土。

君住泰山下,日夕吟梁甫。

局蹐者何为,王事方靡盬。

逢时树勋名,桑刘口不数。

我鬓已刁骚,逝将寻巢父。

山城无酒家,别悰觉其苦。

(0)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

(0)

寄王宗器

松下思君独杖藜,陇山遥望眼中迷。

书成欲付霜前雁,却恨南飞不向西。

(0)

寿藏

寻得佳山水,穷年得所依。

凿苔开冢塔,种树作帘帏。

莫讶滕公喜,休教庄老讥。

他年仙化去,还有鹤飞归。

(0)

席上赠妓

石榴裙子称纤腰,唱歇新声换玉箫。

背立东风偷拭泪,为谁肠断为谁娇。

(0)

寄文用节推

落叶愁分几度秋,怀人长夜上东楼。

潮阳浪说八千里,治化今推第一流。

瘴海烟消山有色,黄堂春暖狱无囚。

不知诗酒弦歌处,还忆联床风雨不。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