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万里兴,力疾上层台。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
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
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
清秋万里兴,力疾上层台。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
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
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登上高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万里景色,但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中“清秋万里兴”表现了诗人对壮丽秋景的赞美之情;“力疾上层台”则显示出诗人想要更好地欣赏这份美景的迫切心情。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一句,通过对农作物成熟和野兽肥壮的描写,以及秋风吹过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个丰收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摧”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榆柳在秋风中的摇曳,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却也充满哀伤的感觉。
诗人的孤独感在后两句逐渐显现,“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表达了诗人对未被发现之美的感慨,这里的“幽菊”象征着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好。最后,“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则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他渴望得到亲人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久久未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君来自庆阳,我先宿灵武。
前路入沙碛,况为风雨阻。
馆舍对层台,苍茫阅今古。
愁云黯萧关,江声带鼙鼓。
忆昔白衣士,谈笑恢疆土。
君住泰山下,日夕吟梁甫。
局蹐者何为,王事方靡盬。
逢时树勋名,桑刘口不数。
我鬓已刁骚,逝将寻巢父。
山城无酒家,别悰觉其苦。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