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台古树两森森,奕叶扶疏十亩阴。
干耸云霄逾百尺,根盘庭砌足千寻。
深坚终鲜招摇虑,苍翠殊烦眺赏心。
可是历年培植厚,天风微起动龙吟。
柏台古树两森森,奕叶扶疏十亩阴。
干耸云霄逾百尺,根盘庭砌足千寻。
深坚终鲜招摇虑,苍翠殊烦眺赏心。
可是历年培植厚,天风微起动龙吟。
这首诗描绘了程乡公署中一棵历经岁月的古榕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榕树的雄伟与生命力。
首句“柏台古树两森森”,开篇即以“古树”点明主题,用“森森”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古树的茂盛与古老,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浓荫之中。接着,“奕叶扶疏十亩阴”进一步扩展画面,不仅强调了古树的枝叶繁茂,还通过“十亩阴”这一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古树遮蔽的广阔范围,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干耸云霄逾百尺,根盘庭砌足千寻”两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古榕树的高度与根系的庞大。百尺之高,千寻之深,不仅突出了古榕树的壮观,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深厚的历史积淀。
“深坚终鲜招摇虑,苍翠殊烦眺赏心”则转而赞美古榕树的坚韧与宁静之美。古榕树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不屈,其苍翠的色彩和宁静的姿态,让人心生敬仰与喜爱。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古榕树自然美的欣赏,也隐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最后,“可是历年培植厚,天风微起动龙吟”两句,以“历年的培植”强调了古榕树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巧妙地将古榕树与传说中的“龙”联系起来,赋予了古榕树更丰富的象征意义。微风吹过,似乎能听到古榕树发出的低吟,这不仅是自然界的风声,也是对古榕树坚韧生命力的颂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榕树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精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花蓓大如拳,花面或径尺。
紫者栖紫鸾,黄者浴黄鹄。
或似扶桑枝,推上一轮赤。
或似玻璃盆,稍久擎无力。
又有似平叔,爱矜素粉白。
又有似蜀人,喜染天水碧。
或似包绿锦,未放丹砂折。
或似浴青囊,未放沉麝发。
应须和露剪,莫使见日色。
广陵精神全,免笑花无骨。
天胡不仁兮,瘼此下民。
良苦乏贤兮,贤人名去而仙。
繄世途之好径兮,正路榛塞。
阊阖重重有栗阶而进兮,不崇朝而折翼。
鸱鹗司政兮,蝙蝠之晨。猿仁何咎兮,摈自王孙。
宁是不畏兮,天实为之。
皇浩浩之充天兮,岂其已而。
鸿翱翔而遵逵兮,退飞者再。
抟扶摇之直上兮,竟翷翩而长逝。
夫岂人为兮,呼天不闻。人莫不死兮,不亡者存。
小官之不卑兮,贤声载路。
视彭铿其犹夭兮,后昆有裕。
楙实双而一瘁兮,哀哀者母。
纷孺弱之呱前兮,苍天太苦。
生者作德兮,死者有仁。
呜呼哀哉,家国无人非余患兮,余悲夫抱志之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