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露冷无人处,枝枝素波扶起。
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凉生粉袂。
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
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
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
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阿谁相戏。
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洗砚池边,好将墨绣洗。
风清露冷无人处,枝枝素波扶起。
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凉生粉袂。
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
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
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
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阿谁相戏。
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洗砚池边,好将墨绣洗。
此诗《齐天乐·咏莲蓬》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夏日荷塘景象。诗中以莲蓬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蓬的独特之美。
“风清露冷无人处”,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清晨无人打扰的荷塘之中,微风轻拂,露珠晶莹,一片宁静与和谐。
“枝枝素波扶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莲叶在水面轻轻摇曳的情景,如同少女轻柔的舞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莲蓬比作羽盏和蜂窠,形象地表现了其形态之美,同时巧妙地融入了采莲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凉生粉袂,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进一步描绘了莲蓬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以及人们在采摘时的细致动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强调了莲蓬的圆润与翠绿,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这一句通过对比,从盛开的荷花转至凋谢的莲蓬,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表达了对荷花香气的怀念。
“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诗人借莲蓬引发的思绪,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阿谁相戏。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最后两句以戏谑的口吻,将莲蓬与人形相比较,既幽默又富有想象力,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趣味性。
整首诗通过对莲蓬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平生本胡越,闽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
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沈浮从此隔,无复更有因。
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重光阐帝图,肆觐荷来苏。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
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
从风折凤羽,曜日拖鱼须。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
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
相知四十年,别离万馀里。
君留五湖曲,余去三河涘。
寒检君后凋,溺灰余仅死。
何言西北云,复觌东南美。
深交不忘故,飞觞敦宴喜。
赠藻发中情,奇音迈流徵。
追惟中岁日,于斯同憩止。
思之宛如昨,倏焉逾二纪。
畴昔多朋好,一旦埋蒿里。
无人莫己知,有恸伤知己。
把臂还相泣,岿然吾与子。
沾襟行自念,哀哉亦已矣。
吾归在漆园,著书试词理。
劳息乃殊致,存亡宁异轨。
大路不能遵,咄哉情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