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
《周》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月陈王致太平,转头已听黍离声。

陪臣僣上三归备,霸国邀君九鼎轻。

释氏谈空端有理,词人赋恨岂无情。

燠年寒岁频更换,未抵黄河一度清。

(0)
翻译
七月间陈王追求天下太平,转眼间却只能听见哀歌悲鸣。
权臣僭越本分,如同三归之礼不再适用,昔日霸主国家对待君王的态度轻如九鼎。
佛教徒谈论空无的道理看似有理,诗人抒发愁苦的情感怎能无动于衷。
无论岁月如何交替,严冬酷暑频繁更迭,都不及黄河水哪怕一次的清澈。
注释
七月:农历七月。
陈王:指陈胜,秦末起义领袖。
太平:社会安定。
黍离声:《诗经》中的哀歌,象征国家衰败。
陪臣:地位低于君主的大臣。
三归: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三种礼物。
九鼎:象征权威的传国重器,形容国家地位。
释氏:佛教徒。
谈空:佛教中关于空性的讨论。
词人:诗人。
赋恨:寄托哀怨或愤恨之情。
燠年:炎热的年份。
寒岁:寒冷的岁月。
更换:交替。
黄河一度清:黄河水难得一次的清澈,比喻世事变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周》。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陈王时期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动荡不安状态下的感慨。

"七月陈王致太平,转头已听黍离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七月时节,陈王之地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景,但转瞬之间,却传来了黍离的声音,这里的“黍离”暗指战争或是兵戈之声,预示着和平被打破。

"陪臣僣上三归备,霸国邀君九鼎轻。"

这里的“陪臣僣上三归备”,可能是在形容朝廷的官员频繁更迭,无常之象;而“霸国邀君九鼎轻”则是对权力斗争和政治不稳的隐喻,九鼎作为古代皇权的象征,这里用轻来形容,可能是在表达皇权的虚弱。

"释氏谈空端有理,词人赋恨岂无情。"

这两句中,“释氏”指的是佛教,而“谈空”则是对佛家哲学的提及;“词人赋恨”,则是在表达诗人的心境,通过词赋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和哀愁。

"燠年寒岁频更换,未抵黄河一度清。"

最后两句,“燠年”与“寒岁”交替使用,形容时光的迅速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未抵黄河一度清”,则是在表达诗人对理想或是美好事物难以企及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过往繁华和平静生活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西湖柳枝词·其一

花草春来断客魂,杨枝只合伴桃根。

满湖碧水游船散,西月东风在寺门。

(0)

观海

境界真无两,聊为物外观。

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

野鸟飞难过,真仙望亦寒。

人间白少傅,高咏《海漫漫》。

(0)

越王台怀古

君不见越山高高越台古,复道逶迤接南武。

北望山头遍白云,西临城下环珠浦。

由来形胜尽高丘,万里天南此壮游。

惊涛暗向扶胥落,佳气晴连郁水浮。

忆昔中原逐秦鹿,五军矢利屠睢戮。

番君一出王衡山,户将从征入函谷。

天教霸象开南溟,宵分东井聚五星。

龙川县令起岭表,被书移檄驰边庭。

声言三关盗兵至,一时按法诛秦吏。

万人既筑浈阳城,千里还开雒王地。

汉帝当年为剖符,陆生燕喜出西都。

冠裳魋结须臾变,文锦蒲桃绝世无。

番禺之交一都会,因山筑台落天外。

百丈回盘信壮观,三时朔望长升拜。

自古羁縻称外藩,谁令市铁禁关门。

不见鲛鱼重入贡,旋看黄屋自言尊。

汉使陈觞更行乐,紫贝明犀双孔雀。

重来锦石已成山,归去黄金遂盈橐。

一从蒟酱启唐蒙,越骑校尉甘泉中。

是谁僇杀弃繻者,江淮巴蜀纷来攻。

伏波下濑军三面,楼船戈船齐教战。

合浦珠崖隶海隅,山姜扶荔移深殿。

尉佗城圯夕阳原,建德园荒秋树根。

虚传避暑游宫阙,几见浮杯出石门。

木棉花开山雨积,鹧鸪啼处蛮烟碧。

旧井潜移郭璞城,离宫半入虞翻宅。

人事消沈洵可哀,千秋朝汉余高台。

汉家遗迹不可问,吁嗟乎!歌风柏梁安在哉。

(0)

题王高翰单于昭君夜坐图

天如穹庐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

阴山积雪不曾消,马潼驼峰作常食。

一身不幸颜如花,一朝飘泊在天涯。

宫中不识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韩邪。

银烛煌煌照清夜,咫尺腥膻杂兰麝。

强含娇笑对毡裘,啼痕暗裛秋云帕。

单于未醉酒频倾,琵琶不弹肠断声。

谁知万里多情月,祇与昭阳一样明。

(0)

晓过黄山书所见

海门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

白石不消千古雪,乱鸥忽起半沙云。

香粳红粟来吴饷,犀甲戈船到水军。

最是黄山风水阔,莫教吹笛恼龙君。

(0)

送给事中姚山赴河南佥宪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