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蒸蒸,高台层层。梧桐兔落,杨柳鸦惊。
眼中幻境,岂我真形。四海五岳,宁无应声。
忽发狮吼,震荡幽明。梦乎醒乎,是死是生。
白云蒸蒸,高台层层。梧桐兔落,杨柳鸦惊。
眼中幻境,岂我真形。四海五岳,宁无应声。
忽发狮吼,震荡幽明。梦乎醒乎,是死是生。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白云蒸蒸,高台层层",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白云与高台相互映衬,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梧桐兔落,杨柳鸦惊",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静谧中的生机与活力。
"眼中幻境,岂我真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指出眼前的景象虽美,但并非真实的自我。这种对自我的反思,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意味。
"四海五岳,宁无应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个体置于广阔的世界之中,强调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浩瀚宇宙中个体的存在感。
"忽发狮吼,震荡幽明",以狮吼这一强烈的自然现象,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力量或某种觉醒,它能打破内心的阴霾,带来光明与希望。
最后两句"梦乎醒乎,是死是生",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提出了生死、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感染力。
蛇虎丛中,那容得书生一介。
曾立马牂柯江上,辰龙关外。
狞石撑空涛力陡,蛮烟寒路山形怪。
甚浮云、万叠拥边愁,乾坤隘。写未尽,飘零话。
偿未尽,牢骚债。且壮游此地,夜郎自大。
供奉窜来魑魅喜,武侯去后风云坏。
笑靴刀、帕首走穷荒,真无赖。
疑有归鸾。碾瑶宫泪粉,示现人寰。
浣云珠衱冷,傍露华阑槛,曾驻仙軿。
飞下青鹓侣,高处禁寒。算几度、恨逐移盘。
定铅倾汉狄,竹染湘媛。
神思休浪写,纵镂铭行雨,山静琴眠。
琼丝绾结,翠珥垂肩。散香兜率天。
怕倩女、犹趁离魂到此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