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
满郭桃李熟,捲帘风雨香。
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
满郭桃李熟,捲帘风雨香。
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表明诗人在高雅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连鸟儿也显得如此生动活泼。"满郭桃李熟,捲帘风雨香"则是对外界丰盛景象的描绘,桃李成熟、风吹雨斜,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春天的美好。
接着的"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寄托。"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则流露出对远方家园或山林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中不能如愿以偿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亲友和归乡之情的深沉寄托。
周室东迁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
天生贤圣岂偶然,扶植纲常在删述。
鹅湖书院傍铅山,二陆东莱皆特立。
晦翁大会鹅湖前,至今议论昭奎壁。
义利堂堂判两途,毫釐之差分舜蹠。
德性工夫归执中,学问兼该务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约共亲密。
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额。
我昔闻名深慕之,平生愿游今始获。
徘徊荒址认残碑,惟见鹅湖寺门辟。
始知异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叹息。
安得佛老尽销除,世宗孔氏无回忒。
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
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
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
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
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
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
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