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修可大归省》
《送刘修可大归省》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排律

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

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

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

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

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

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

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所作的《送刘修可大归省》。诗中以深情厚谊为主线,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省亲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不舍。

首联“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以“梓里”和“燕台”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接着,“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润泽的玉石和深邃的潭水,形象地赞美了其才华横溢。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非凡才能和卓越成就。“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则通过具体的物品,如螭头、斧藻、犀角等,象征友人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流露出对友人归乡省亲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开的不舍之情。“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最后,“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忠诚和高尚品德的赞赏。“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描绘了友人归途的遥远和艰难。“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则以送别宴会上的一杯酒,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拟花间十八首·其八临江仙.牛希济

海山楼阁影玲珑。银屏珠箔重重。

鸿都羽客信能通。揽衣推枕,含恨思无穷。

若便恩情终不变,人间天上欢同。

仙娥列队舞瑶空。霓裳催遍,犹胜广寒宫。

(0)

捣练子·其三

频著杵,漫封题。熨妥新痕灭旧啼。

验得玉人针线迹,未除强寇不须归。

(0)

忆江南·其二

泪滴红笺书待发。正是今年,落花时节。

重重帘户镇长开。冶游踪迹不归来。

愁肠一寸书同折。愿祝相逢,不恨轻相别。

落花飞著枕边时。凄凉情绪有天知。

(0)

忆王孙

凉润单衣菭湿屦。空费尽、沈香烟缕。

枉言时节是清和,但日日、风兼雨。

潮啮沙痕过浅渚。看便有、游禽如许。

锦鸳千万莫成双,怕愁杀、溪边女。

(0)

卜算子.遇惠初,别后以词代简

相见只须臾,动作经旬别。

天上人间三五期,云掩团圞月。

小别怨经旬,经岁如何说。

直到残春倚绣帘,看尽杨花雪。

(0)

瑞鹧鸪

风来庭树响萧萧。四望曾阴倍寂寥。

渐欲残骸同槁木,不知新历又元朝。

腊梅破萼争冰雪,冻雀蹲枝筛羽毛。

寄语袁安高卧稳,断无车马过荒郊。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