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有徽纆,涂有戎戟。身有毒螫,心有苦檗。
律我律度,绳我绳尺。善不足矜,过乃众射。
哀此菌人,浮生偪窄。
足有徽纆,涂有戎戟。身有毒螫,心有苦檗。
律我律度,绳我绳尺。善不足矜,过乃众射。
哀此菌人,浮生偪窄。
这首诗《感咏(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德学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足有徽纆,涂有戎戟”以“徽纆”(绑人的绳索)和“戎戟”(战争中的武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束缚与冲突的景象,暗示着社会中存在种种约束与斗争。接着,“身有毒螫,心有苦檗”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指出个体内心可能存在的痛苦与困扰,如同毒刺刺入肌肤,苦涩如黄檗一般难以忍受。
“律我律度,绳我绳尺”则揭示了外在规则与内在尺度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然而,“善不足矜,过乃众射”提醒我们,即便行善也未必能免于过失,错误如同箭矢般不可避免地射向每个人,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哀此菌人,浮生偪窄”将视角转向普通人,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同情与感慨。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仿佛被挤压得越来越狭窄,充满了无尽的压力与挑战。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老生不能臣诸侯,却来题名凤山头。
霜晴木脱壁峭立,鸦儿大字淋漓秋。
于是陈邵隐佘薛,遥睇中原心耳热。
两人既仕李河南,雁断鹃啼荣梦歇。
迎承弈相游兹山,三复旧记松萝间。
野僧有待碧纱护,画图已自传人寰。
君本家西河,钟秀西湖曲。
龙城倚高寒,雁荡濯深渌。
华亭道阻泛雪船,乘鳃鲈买梅花前。
青衣童保进斗酒,解后意气凌吴天。
好将金城图略上天子,回首共访巴园仙。
虎帖耳,豹俯首,青天白日雷电走。
尚食黄羊光禄酒,史骡曲曲春风手。
萧王马蹴滹沱冰,亚父玉碎鸿门斗。
凤凰铩翮蚌珠剖,赵女舍瑟,秦蛾罢缶。
饮中八仙方下来,御沟溅赤花飞柳。
君不见龙生逆鳞海岳寒,呜呼史骡乃敢干。
和州孤臣说旧语,梨园弟子更新谱。
水云乡。
又南枝逗暖,绰约汉宫妆。
春艳浓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
想应道东风料峭,翦霞彩,零乱补绡裳。
勾漏尊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
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
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春光。
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
依旧小窗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