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问,不善答。北头去,不相合。
自谓踏得著,全然没交涉。无枝叶处,枝叶纵横。
无风波处,风波匼匝。
南头问,不善答。北头去,不相合。
自谓踏得著,全然没交涉。无枝叶处,枝叶纵横。
无风波处,风波匼匝。
这首诗名为《渡芦达磨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大观所作。诗中以独特的禅意表达对生活和修行的理解。"南头问,不善答。北头去,不相合"描绘了面对问题或境遇时,若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或顺应其自然,就会感到困惑和不合。"自谓踏得著,全然没交涉"表达了试图强求或掌控的无力感,意识到与事物的真实状态并无直接联系。
"无枝叶处,枝叶纵横。无风波处,风波匼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意味着在看似平静无波的地方,其实隐藏着复杂的变化,而那些看似繁复难解之处,可能正是生活的真谛所在。整首诗寓言性地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不可捉摸,以及修行者应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
金银楼阁认蓬莱。晓烟开。上崔嵬。
风引孤帆,谁道却船回。
鹏翼倚天鳌背稳,惊浪起,雪成堆。
翩翩黄鹤为谁来。醉持杯。共徘徊。
四面江声,脚底隐晴雷。
织女机头凭借问,何处更、有琼台。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
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
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
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
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
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
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
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
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
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
别离乃频有,仆奴费邀迎。
安仁赋閒居,要自贤西征。
板舆日欢侍,儿女森在庭。
岂比隔山岳,空书问安宁。
薄田可负郭,不归定谁令。
壮士志中原,边尘暗幽并。
拟蹑冒顿居,端谋渭南耕。
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
应知当馈叹,廊庙资扶倾。
忍作寒蝉喑,愿为威凤鸣。
《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宋·韩元吉】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别离乃频有,仆奴费邀迎。安仁赋閒居,要自贤西征。板舆日欢侍,儿女森在庭。岂比隔山岳,空书问安宁。薄田可负郭,不归定谁令。壮士志中原,边尘暗幽并。拟蹑冒顿居,端谋渭南耕。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应知当馈叹,廊庙资扶倾。忍作寒蝉喑,愿为威凤鸣。
https://shici.929r.com/shici/LZNAnsIV.html
功名相望十年前,白首官曹仅接联。
良玉要须更九火,明珠那得閟重泉。
清风遂作双溪咏,老手悬知剧郡便。
奏课不妨聊第一,归来更著祖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