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老春何晚,山寒秋最先。
渊默有佳处,湛存天地前。静亡所住,动解随缘。
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
木老春何晚,山寒秋最先。
渊默有佳处,湛存天地前。静亡所住,动解随缘。
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写真画中的禅师和化主为题材,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赞赏。首句"木老春何晚"描绘了树木历经岁月沧桑,春天来得迟缓,暗示禅者的内心世界深沉而从容。"山寒秋最先"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环境的清冷,秋天的到来似乎比别处更为明显,象征着禅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渊默有佳处"赞美禅师的沉默寡言中蕴含着高深的智慧,"湛存天地前"则表达他们的心境如天地般广大,与自然融为一体。"静亡所住,动解随缘"揭示了禅者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静止或行动,而是随缘自在。
最后两句"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通过具体的画面,展现了淮河两岸的自然景色,以及渡口船只的繁忙,寓含了禅者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同时又不失超脱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意,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静观自在的精神风貌。
山阴茧纸见者希,辨才传之于永师。
行年八十手不释,栖之梁上鬼莫窥。
虬须天子欲得之,威以祸福僧诡辞。
智勇至此无所施,相国房公乃设奇。
东台御史奉诏驰,易服变姓谒老缁。
止客置醴因联诗,评书订画犹埙篪。
稍稍益狎不见疑,卷而怀之若拾遗。
须臾□都得台移,都督传诏来龙墀。
僧绝复苏成白痴,始悟学究即绣衣。
文皇如尧房如夔,磊磊落落两曜垂。
谲取一帖安肯为,帖归天上神护持。
拓本之价犹不赀,他日昭陵以自随。
温韬掘者果是非,世人空宝定武碑。
苍头奉辟书,严装犯萧辰。
岂不谋出处,岁俭水菽贫。
曛黑投山中,明发趋江滨。
渔父隐者欤,叶舟方垂缗。
相逢飘然逝,似笑来往频。
白鸥我同盟,青山吾故人。
即之欲与言,邈若不可亲。
昔迎归轩喜,今见行橐嗔。
素愿怅未谐,抱惭终此身。
先贤远志喻,千载犹如新。
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
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
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
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
当时四里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
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商贾。
南邻责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
又闻更盼平□□,□□□□□官庾。
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
下乡卒毒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
十家九亡村落静,存者鬼质身褴缕。
有时适野挑荠食,亦或逢场戴花舞。
披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
老农未知陶唐世,过予瞪视口谵语。
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击壤图》【宋·刘克庄】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盆盎古。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当时四里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商贾。南邻责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又闻更盼平□□,□□□□□官庾。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下乡卒毒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十家九亡村落静,存者鬼质身褴缕。有时适野挑荠食,亦或逢场戴花舞。披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老农未知陶唐世,过予瞪视口谵语。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https://shici.929r.com/shici/d9wNyGL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