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双舄远,一望鲁东门。
经术汶阳重,儒风稷下尊。
出令惭小草,佩欲赠芳荪。
粤客犹章甫,谁怜岁七奔。
故人双舄远,一望鲁东门。
经术汶阳重,儒风稷下尊。
出令惭小草,佩欲赠芳荪。
粤客犹章甫,谁怜岁七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过兖州寄李阳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敬仰。首句“故人双舄远”,以“双舄”(古代官员的鞋子)象征友人离去之远,流露出离别后的思念与不舍。接着,“一望鲁东门”描绘了诗人站在鲁地东门,遥望远方,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经术汶阳重,儒风稷下尊”两句,赞美了鲁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尚儒家学说的风气。汶阳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更是汇聚了众多学者,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两句既是对鲁地文化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学识与品德的推崇。
“出令惭小草,佩欲赠芳荪”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友人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才学微不足道,难以相提并论,因而感到惭愧。同时,他渴望能像赠送香草一样,表达对友人的敬意与感激,但又不知如何着手,显得颇为无奈。
最后,“粤客犹章甫,谁怜岁七奔”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为来自南方的客人(粤客),即便身在他乡,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然而,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有谁能理解或同情他那颗思念友人的心呢?“岁七奔”可能是指一年中有七个月都在奔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四处游走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儒家文化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
轻舠舣江浒,欲作扬州鹤。
翩然下中流,隐隐片帆落。
两岸阨海口,焦乃居上腭。
呀呷受沧溟,馀地著万壑。
碧瓦差龙鳞,浮图峙麟角。
潮回露滩舂,礧砢出坚确。
仆碑苍藓馀,琬琰在山脚。
玉气薰林峦,风烟不萧索。
何年王右军,大书此镵凿。
遂令卫永辈,千古束高阁。
嗟予咫尺许,来往诚大错。
赖有三公诗,时时资咀嚼。
唯忧赤地旱,兹石或流烁。
用汝作霖雨,王言非戏谑。
百川缈鲸波,鲸背高突兀。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
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
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
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