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缈鲸波,鲸背高突兀。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
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
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
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
百川缈鲸波,鲸背高突兀。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
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
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
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宣州李漕园亭中的吸川亭景象。诗人以“百川缈鲸波”开篇,将众多河流比作渺茫的鲸波,形象地描绘出水势之浩瀚。接着,“鲸背高突兀”一句,巧妙地将视线引向了吸川亭所处的高耸位置,仿佛站在鲸鱼背上,俯瞰着广阔无垠的水域。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云雾缭绕的山峦比作金银堆砌的宝塔,既展现了山色之美,又增添了神秘与富丽堂皇的氛围。接下来,“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描绘了吸川亭下广阔的湖泊,仿佛能容纳整个大海,展现出其宏大的气势。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水流之急,即使近在咫尺,也足以令普通人感到畏惧。最后,“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表达了诗人对吸川亭的向往之情,虽身处烟雾弥漫之中,却心怀探索之心,渴望一探其奥秘。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写出了诗人站在亭上,俯瞰水面时的震撼感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刻体会。“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则以涓涓细流与日夜不息的河水对比,突显出自然界的永恒与循环。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则是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万钱沃燥吻”比喻财富的积累,与“杯中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吸川亭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昽昽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