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古神区,展义观民六辔纡。
讵彼迤南山水境,曰兹鉴夏帝王都。
春前耕植群犹力,灾后廛阛气幸苏。
解泽有何遍黎庶,怜他爱戴不谋俱。
龙蟠虎踞古神区,展义观民六辔纡。
讵彼迤南山水境,曰兹鉴夏帝王都。
春前耕植群犹力,灾后廛阛气幸苏。
解泽有何遍黎庶,怜他爱戴不谋俱。
这首诗描绘了江宁(今南京)作为古代帝王都城的独特地位与历史韵味。首联“龙蟠虎踞古神区,展义观民六辔纡”以“龙蟠虎踞”形容江宁地形的险要与神秘,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接着,“展义观民六辔纡”则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治理的深思熟虑。
颔联“讵彼迤南山水境,曰兹鉴夏帝王都”对比迤南的山水景色与江宁作为帝王都城的地位,强调了江宁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与独特性。颈联“春前耕植群犹力,灾后廛阛气幸苏”描绘了春耕时节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灾后城市经济的复苏景象,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对社会恢复的期待。
尾联“解泽有何遍黎庶,怜他爱戴不谋俱”表达了诗人对普天之下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希望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支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民生及政治的深刻思考。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