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香魂是翠蛾,托根元属楚山河。
年年野烧咸阳火,夜夜啼螀玉帐歌。
恨血清霜凝处满,泪痕残雨滴时多。
汉宫亦有如花貌,谁向春风化碧莎。
青草香魂是翠蛾,托根元属楚山河。
年年野烧咸阳火,夜夜啼螀玉帐歌。
恨血清霜凝处满,泪痕残雨滴时多。
汉宫亦有如花貌,谁向春风化碧莎。
这首《虞美人草》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美人草的特质与命运,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句“青草香魂是翠蛾”,以“翠蛾”比喻虞美人草的叶片,形象地描绘出其翠绿欲滴的色泽,同时赋予了草以生命与灵魂,使其仿佛拥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香气,暗示着虞美人草的独特魅力和不凡之处。
接着,“托根元属楚山河”一句,将虞美人草的生长环境与楚地的山河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其生长地域的特殊性,也暗含了对楚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这片土地上历史故事的追忆。
“年年野烧咸阳火,夜夜啼螀玉帐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虞美人草与历史上的咸阳大火相联系,象征着草的生命力在灾难中顽强不息;同时,通过“啼螀”(蝉鸣)与“玉帐歌”(宫廷乐曲)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人类社会的繁华,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恨血清霜凝处满,泪痕残雨滴时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虞美人草的形象,将其与历史的悲剧相融合,通过“恨血”与“泪痕”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草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汉宫亦有如花貌,谁向春风化碧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将虞美人草与汉宫中的美女进行对比,暗示了草虽平凡却有着不凡的生命力,最终在春风中化为碧莎,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转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与情感的佳作。
空白苍茫,寒绿模糊,徐傍笳声唤起。
怅蔓草荒坟,乱鸦墟里。
望去东西不辨,总画出、悲哉秋之气。
淡描夕照,寒添橘柚,凭高心事。如寐,更如醉。
为带雨拖风,不成摇曳。况鼓角声惊,杂来烽燧。
试问兴亡旧迹,只悄悄、笼著澄潭水。
看来是,一片离魂,绕遍青枫难系。
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
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
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
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
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
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
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