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龚梓树·其一》
《哭龚梓树·其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相逢两小意相亲,转眼青山哭故人。

到死末消兰气息,他生宜护玉精神。

抛残小劫初三月,看尽名花二十春。

怪道年时频梦汝,半身霞翠礼群真。

(0)
鉴赏

这首诗《哭龚梓树(其一)》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哀悼逝去的朋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不舍之情。

首句“相逢两小意相亲”,描绘了诗人与龚梓树初次相遇时的亲密无间,两人情投意合,如同孩童般纯真地相知相爱。这种情感的深厚,为后文的离别增添了更为沉重的悲凉色彩。

“转眼青山哭故人”一句,以青山喻指时间的无情流逝,将龚梓树的离世比作青山之上的哭泣,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痛与不舍。青山在这里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也暗含了对逝者长眠之地的寄托。

“到死末消兰气息,他生宜护玉精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龚梓树人格魅力的赞美与怀念。兰气息和玉精神分别比喻龚梓树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灵魂,即使在生前已逝,这些美好品质仍如兰花之香、玉石之光,永存于世,值得后人铭记与学习。

“抛残小劫初三月,看尽名花二十春”则通过时间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龚梓树生命虽短,但其影响深远。小劫初月象征短暂的生命,二十春则代表了龚梓树所经历的岁月,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龚梓树虽早逝却留下丰富精神财富的感慨。

最后,“怪道年时频梦汝,半身霞翠礼群真”两句,揭示了诗人对龚梓树的思念之情。年时频梦汝,说明龚梓树的形象时常出现在诗人的梦境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半身霞翠礼群真,则暗示了诗人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对龚梓树的敬仰与怀念融入作品之中,以此来表达对龚梓树精神的追思与礼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好友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龚梓树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夜坐

窗寒雪乱飞,雁带边声过。

对影却增愁,吹灯暗中坐。

(0)

赋得净瓶送衍上人

虚瓶湛灵泉,行住一钵友。

红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中圆涵真虚,外洁照万有。

自盛甘露浆,不贮声闻酒。

衍师时出定,提挈每在手。

词锋当建瓴,禅寂宜守口。

(0)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其四

花时无处不黄鹂,偏到垂杨着意啼。

人立晚风携便面,马临春水惜障泥。

踏歌趁拍催腔急,旋舞回身应节齐。

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

(0)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其三

绿发无多白发长,谪居还复是他乡。

风纫晚佩猗兰弱,雨滴春蔬早韭香。

碧柳五株千本菊,黄牛十角一群羊。

得闲随地为农好,不独长安与洛阳。

(0)

江村杂兴·其一

春墅一鸠啼,桥危懒过溪。

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

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

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

(0)

潇湘八景·其二渔村夕照

今朝罢渔早,挂网堤边树。

云断一峰青,斜阳在坳处。

痴儿晚睡醒,却讶东方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