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和天竺慈云大师》,主要描绘了诗人与僧人慈云大师的交往以及对禅意生活的感悟。首句“林表飞来色”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禅意的超然与静谧;“犹怜久卜邻”表达了诗人对大师长久以来的亲近与敬仰。接下来,“沿洄一水路”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暗示了修行者的简朴与心境的宁静。“梦想五天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世界的向往和内心的禅修理想。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禅寂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通过“空园草”和“沉冥满几尘”的细节,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寂与内心的清净。最后一句“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诗人以暮云自比,表达出即使身处世俗,也希望能常常得到大师的教诲和精神慰藉,体现出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大师的深深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林逋诗歌中常见的淡泊超然和禅意之美。
紫玉烟销,泥金字冷,酿成恨海难添。
鸳镜尘封,谁知一霎因缘。
当时语谶而今悟,羡逋翁、眷属长妍。
最堪怜,廿四番风,吹损年华。
数声铁笛残梅落,痛香飘粉断,花忏生前。
短梦惺忪,断肠怎忍重泉。
痴情侬亦工愁病,似春蚕、到宛缠绵。
尽流连,泪湿衫襟,月浸阑干。
风絮难团,波萍易碎,吴艭梦断而今。
打桨江头,十年弹指光阴。
啼莺散后垂杨老,惹词人、泪浣离襟。
更谁堪、钗语盟寒,镜约愁深。
颦眉恰似初三月,奈修娥乍见,偏促西沉。
榻雨釭花,等闲凉到鸳衾。
霜潮瘦尽鱼笺冷,怕思量、侬也难禁。
怎消它、薄劣春怀,闷损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