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阁月斜时,浅水溪深处。
梦绕梅花影半窗,各自垂帘做。
高出是瑶台,不肯轻归去。
却笑三三五五群,水上闲鸥鹭。
纸阁月斜时,浅水溪深处。
梦绕梅花影半窗,各自垂帘做。
高出是瑶台,不肯轻归去。
却笑三三五五群,水上闲鸥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水边景色与隐喻的友情。首句“纸阁月斜时”以“纸阁”暗示画中所绘为一幅画卷,而“月斜时”则点明了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浅水溪深处”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幽静与深远。
“梦绕梅花影半窗”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梦境与自然的融合,梅花的影子映在半开的窗上,既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各自垂帘做”则可能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或是朋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下半阙“高出是瑶台,不肯轻归去”运用了瑶台的典故,瑶台常被视为仙境,这里可能象征着理想或难以触及的美好事物,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但遥不可及之物的向往与不舍。最后,“却笑三三五五群,水上闲鸥鹭”以鸥鹭的悠闲自得,反衬出人世间的忙碌与烦恼,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真挚与自由,即使在世俗的束缚下,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生的向往。
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
不知维摩诘,众论付括囊。
君家富月团,入眼惊未尝。
劝君勿浪出,中有双龙藏。
一朝不自秘,词锋起堂皇。
诗棋竞攻取,信美非吾乡。
吾乡亦何有,黍麦纷低昂。
作诗天所戒,但欲身稍昌。
奕棋正如诗,坐看星垂芒。
怪君真不廉,顾我俱无长。
天寒袖手垂,未厌舌本强。
悬知决战时,两阵争堂堂。
诗坛与棋兵,伤杀亦大当。
归去竟何得,惊雷转空肠。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
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钿车暗相遇。
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
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
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
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