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平湖浸月明,渔歌声断晓风清。
坏衣蒙顶跏趺坐,不称诗情称道情。
湛湛平湖浸月明,渔歌声断晓风清。
坏衣蒙顶跏趺坐,不称诗情称道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诗人释怀深以禅者的眼光,捕捉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之美。首句“湛湛平湖浸月明”以“湛湛”形容湖水的深邃与清澈,与“月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夜晚景象。次句“渔歌声断晓风清”,通过渔歌的消失与清晨微风的清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纯净,仿佛一切喧嚣都被这自然的和谐所抚平。
后两句“坏衣蒙顶跏趺坐,不称诗情称道情”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选择在自然之中,以“坏衣蒙顶”的朴素方式,进行“跏趺坐”,即盘腿而坐,这是一种佛教修行的姿态,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诗人在这里强调的不是世俗的诗情,而是超越于诗歌之上的“道情”,即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体验。这种追求并非通过文字表达,而是通过内心的感悟和与自然的融合来实现,体现了禅宗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