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井二首·其二》
《题石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道经兰若偶停鞭,客里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0)
注释
道经:指道教的修行之路或道路。
兰若:指佛教寺庙,这里泛指山林中的清净之地。
偶停鞭:偶尔停下马鞭,表示行程中的短暂停留。
客里:旅途中,身处他乡。
惘然:迷茫、失神的样子。
绿萝:一种常绿攀援植物,象征着生机和自然。
蒙石窦:覆盖在石头缝隙中的绿萝,形容环境清幽。
梦魂:梦境中的自己。
翻愤:情绪激动,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强烈感受。
醒心泉:比喻能让人清醒或触动心灵的景象。
翻译
行走在山中小路的道观旁,偶尔停下马鞭,我在旅途中意外遇见了幽静的环境,心中感到迷茫。
眼前是一把绿色的藤蔓覆盖在石缝中,这情景让我的梦境变得激烈,如同泉水唤醒了我的心灵。
鉴赏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蕴含深意,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偶然停驻,心中涌现出的幽远情怀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道经兰若偶停鞭"中的“道”指的是道路,“经”则是行走,“兰若”一般指寺庙前的花园,这里可能借指路边的小憩之地,诗人在此处“偶停鞭”,鞭子轻轻一挥,似乎是在告别这片刻的安宁。“客里逢幽意惘然”中,“客里”指的是旅途中,“逢幽”是遇见寂寞或幽深之境,“意惘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仿佛在这片刻的停留中,触发了对远方、对过去、对未来的种种思绪。

接下来的“一把绿萝蒙石窦”描写的是诗人所见到的景象,“一把绿萝”指的是一丛丛的青苔,它们覆盖在“石窦”即岩石的洞穴之中,给人以生机勃勃、生命力强大的感觉。这里的“蒙”,既有被遮盖的意思,也有着蒙蔽、笼罩之意,突出了苔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梦魂翻愤醒心泉”一句,则深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梦魂”指的是梦中的灵魂或是精神的深处,“翻愤”则表现了一种情感上的波动与冲突,可能是对现实生活某些不如意之处的不满和抵抗。"醒心泉"则象征着清醒、明智的心态,是诗人希望从内心深处涌出的清泉,它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次韵

势利拘牵无已时,超然真乐绝端倪。

家风淡寂从今见,人事尘劳与我暌。

门外旌旗犹坌拂,辕间款段已鸣嘶。

何当解组如初约,直与西京二傅齐。

(0)

柳梢青

云淡秋空。一江流水,烟雨濛濛。

岸转溪回,野平山远,几点征鸿。行人独倚孤篷。

算此景、如图画中。莫问功名,且寻诗酒,一棹西风。

(0)

醉眠亭三首·其三

昔有遗贤世所怜,沧浪亭下醉时眠。

松江变酒终难待,却对残灯理短编。

(0)

梵隆大师乞诗隆能琴阮为鼓数行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馀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

(0)

清明

老去惊时节,春来念物华。

青烟百六日,同社两三家。

醉著凌风舸,歌成满路花。

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

(0)

送子云五首·其一

四海双兄弟,南来几别离。

未成春草梦,先动白云思。

涕泪三年隔,风尘数月期。

生涯奔走里,卜筑定何时。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