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萋迷野色微,嗷嗷鸣雁欲谁依。
残花露淡胭脂靥,落木霜凋薜荔衣。
万国旧闻车轨一,九州今见劫尘飞。
总戎安得英雄将,不放龙蛇起杀机。
蔓草萋迷野色微,嗷嗷鸣雁欲谁依。
残花露淡胭脂靥,落木霜凋薜荔衣。
万国旧闻车轨一,九州今见劫尘飞。
总戎安得英雄将,不放龙蛇起杀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而沉寂的画面。首句“蔓草萋迷野色微”以蔓草丛生、野色模糊,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次句“嗷嗷鸣雁欲谁依”则借雁的哀鸣,表达出孤独无依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
“残花露淡胭脂靥”通过比喻,将残败的花朵比作带有淡淡露水的红颜,形象地展现了秋日凋零的景象。“落木霜凋薜荔衣”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飘零、薜荔植物在寒霜中枯萎的场景,寓示着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万国旧闻车轨一”表达了对往昔统一的怀念,而“九州今见劫尘飞”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战乱与动荡,尘土飞扬,象征着社会的不安定。诗人感慨万分,呼唤“总戎安得英雄将”,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平息战乱,制止杀伐。
最后一句“不放龙蛇起杀机”寓意深刻,龙蛇象征着潜藏的危机和野心,诗人期盼英雄能阻止这些力量引发更多的冲突,维护和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刘基作为元末明初文人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乡守三逢禁火天,每驱旌纛扫松阡。
衰残岂足酬恩遇,光宠徒知及祖先。
望极西山饶胜气,乐舒东户革荒年。
何时归处坟庐下,不假苏秦负郭田。
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
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
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
二七今同末伏辰,初秋时候暑微熏。
星桥旧说通灵匹,剑肉何人遗细君。
莹席冰寒心共爽,噪风蝉急耳欣闻。
郢中新曲高难和,唯付珠喉任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