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昔未仕,颇为乡人轻。
上书虽晚达,称说何纵横。
不忍脱粟饭,甘为五鼎烹。
岂不爱厥身,徒为丧其生。
吾闻南山翁,轩冕不得荣。
主父昔未仕,颇为乡人轻。
上书虽晚达,称说何纵横。
不忍脱粟饭,甘为五鼎烹。
岂不爱厥身,徒为丧其生。
吾闻南山翁,轩冕不得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士人的复杂情感与抉择。诗中提到的“主父”似乎是一位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人物,起初在家乡受到轻视,但后来通过上书朝廷,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然而,他却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忽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换取高官厚禄。
诗人通过对比“主父”与“南山翁”的形象,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南山翁可能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主父的功利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探讨,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是否在于物质的丰富和社会地位的高低,还是更在于个人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层次思考。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引导读者反思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鼓励人们追求更加平衡、内在和谐的生活方式。
星历新传误,无人重讲明。
日中阴似夜,春半冷如正。
柳欲眠还醒,花犹染不成。
燕归多日了,犹自未闻莺。
旦夕灰吹律,涟漪尚剪新。
虽正犹是腊,差晚不伤春。
夜户凝朝彩,生柴代熟薪。
老僧眉最白,寒锁玉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