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二》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0)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评价的多变。诗人以“知人良不易”开篇,指出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接着通过“毁誉多诪张”描绘了人们在赞誉与批评之间摇摆不定的矛盾心理。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心的爱憎分明和众口的纷纭不一,通过叔孙对孔子的诋毁、孟子因臧仓而受谤等历史典故,形象地展示了舆论的力量如何扭曲真相。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一句,诗人借欧、朱二人之口,讽刺了那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将原本正直的君子比作凶残的豺狼,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强烈批判。接下来,“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运用比喻,将高尚的人才比作明亮的珍珠,却被污浊的社会环境所遮蔽,无法展现其应有的光芒,寓意着人才被埋没的悲剧。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则以兰花和蕙草的芬芳难以在被砍伐后得到展现,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若遭受不公对待,其成就与贡献也难以被社会认可。最后,“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总结了社会现实的混乱与不公,人们的判断常常迷失方向。“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告诫人们不要反复诉说过去的伤痛,以免再次伤害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社会评价、人才遭遇等多方面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光辉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蝶恋花.荔裳席上作,用阮亭韵

吹面东风能散缬。雨弄柔丝,过了清明节。

脆滑莺儿声不歇。池塘淡淡霏香雪。

好倩吴侬翻一阕。宫锦氍毹,顾影神清绝。

银烛光消银箭彻,一钩斜挂城边月。

(0)

南乡子.夏夕无寐,茫茫交集,辄韵语写之,不求文也。五首·其五

江上忆呜榔。杜宇声中过夏长。

回首敬亭浓翠里,苍茫。白苎何人劝一觞。

西子好湖光。十里荷花绕画塘。

记得吴山观落日,悲凉。呜咽寒潮势未降。

(0)

卖花声.帘下美人影

对面尚参差。难慰相思。东风无力画帘垂。

薄雾冥冥春未晓,掩映花枝。蝉影乱罘罳。

似隔天涯。金钩双控是何时。

独立窥人人不见,卷上些儿。

(0)

百字令.瓯东苦雨,和陆吴州夫子韵

花朝过也,问天公那得,许多风雨。

自是春晴无三日,可惜流光难驻。

蜡屐冲泥,褰帷溅瀑,厌听黄鹂语。

重来谢客,积愁堆满孤屿。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酒冷,梦儿中叨絮。

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

烽火遥连,家书间隔,漂泊随鸳侣。

芳时断梗,欲归题向何处。

(0)

虞美人影

消得几行清泪雨。一片冷云飞去。且共离魂语。

留他伴过沉烟缕。倚遍回廊都不是。

不是梦儿行处。毕竟春难住。断肠花落相思树。

(0)

玉漏迟.藕荡莲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

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

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新来著个渔人,纵棹解菱丝,绿蓑慵脱。

满目愁予,管领断桥风月。

载去乱头粗服,正相对、淡妆浓抹。

凝伫切,今生为他消渴。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