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
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
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
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
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
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
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
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
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
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二)》。诗中,诗人以夜晚江楼上孤独的思绪为引,借秋虫的悲鸣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百感凑孤夜"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繁情感在寂静夜晚的凝聚,"江楼起呼月"则显现出他向月倾诉的孤独身影。
"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通过秋虫的哀鸣,寓言了岁月催人老,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直接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岁月如流水,白发悄然爬上鬓角。
"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两句,诗人以橘子离开淮水后的变化和泉水出山后的湍急,比喻自己境遇的变迁,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无奈。
最后两句"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借用兰花的形象,表达诗人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被世俗淹没,保持自我清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个体价值坚守的独特见解。
促膝谈心宛故庐,雕栏香阁夜踌躇。
千家海色尧封近,九派河流禹凿馀。
啸引雄风来大陆,歌延明月下前除。
腰间漫诧虔刀在,咫尺甘泉揽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