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二》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二》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古风

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

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

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

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

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

(0)
翻译
百感在寂寥的夜晚汇聚,我站在江边楼头呼唤着明月。
秋虫的鸣叫变得凄凉,想起这满园花朵已经凋零。
人的生命并非坚硬如金石,年轻的黑发忽然间已成霜白。
越过淮河,橘树的心愿改变,出了山涧,泉水的性情变得湍急。
兰花独自保持芬芳,不愿被杂草埋没。
注释
孤夜:寂静的夜晚。
江楼:江边的楼阁。
金石:比喻坚固、长久。
青鬓:年轻的黑发。
猗兰:指兰花,象征高洁。
宿莽:杂草,比喻世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二)》。诗中,诗人以夜晚江楼上孤独的思绪为引,借秋虫的悲鸣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百感凑孤夜"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繁情感在寂静夜晚的凝聚,"江楼起呼月"则显现出他向月倾诉的孤独身影。

"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通过秋虫的哀鸣,寓言了岁月催人老,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直接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岁月如流水,白发悄然爬上鬓角。

"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两句,诗人以橘子离开淮水后的变化和泉水出山后的湍急,比喻自己境遇的变迁,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无奈。

最后两句"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借用兰花的形象,表达诗人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被世俗淹没,保持自我清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个体价值坚守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挽吴鸿胪

彩笔淩云帝座知,投簪旋赴鹿门期。

三朝宦迹疏玄靖,一代人伦重紫芝。

鹤驾乍飞缑岭日,鱼竿才弃渭滨时。

佳城郁郁黄山畔,泪尽阶庭玉树枝。

(0)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其二

促膝谈心宛故庐,雕栏香阁夜踌躇。

千家海色尧封近,九派河流禹凿馀。

啸引雄风来大陆,歌延明月下前除。

腰间漫诧虔刀在,咫尺甘泉揽佩鱼。

(0)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其二

五夜骑鲸八极游,千秋陈迹尚高楼。

窗中齐鲁青如画,槛外徂徕翠欲流。

呼吸旧知通帝座,飞腾今见近宸旒。

酣歌敢作长庚态,清切寒光射斗牛。

(0)

奉寿大学士洪都张公四首·其三

二百年钟命世才,垂绅端笏住蓬莱。

三神山外青鸾下,五老峰头白鹿来。

中贵传觞临玉陛,大官行馔出瑶台。

无论吉甫清风颂,焕烂宸章属上裁。

(0)

次日再同俞刘朱三子集李汝藩斋中分得花字

华堂烧烛散林鸦,坐拥红炉片月斜。

渐喜春光回白苧,尚馀秋色对黄花。

孤蓬游子冲残雪,大笔才人照绮霞。

莫讶金闺年少甚,岐阳词赋旧名家。

(0)

初入都与惟寅话旧白雪斋作

聚散升沈二十年,一尊携手暮云悬。

观鱼尚忆濠梁下,市骏重逢碣石前。

意气乾坤谁并许,头颅霜雪竞相怜。

从知奕叶麒麟贵,彩笔何人载世传。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