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阴壁老怀仁笔,头角峥嵘春起蛰。
有时麾斥惠山云,行雨归来半身湿。
殿阴壁老怀仁笔,头角峥嵘春起蛰。
有时麾斥惠山云,行雨归来半身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生命的活力。
“殿阴壁老怀仁笔”,这里的“殿阴”指的是天庆观内深邃的殿堂之下,那里光线柔和,显得格外宁静。墙壁上生长着苔藓,岁月悠久,彷彿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古老。而“怀仁笔”则让人联想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这般环境中挥洒自如,留下一笔又一笔的墨香。
“头角峥嵘春起蛰”,诗中的“头角”指的是山峰的顶端,“峥嵘”形容其尖锐而不平。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即便是蛰虫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勃发之美。
“有时麾斥惠山云”,这里的“麾斥”意指指挥或挥洒,诗人仿佛在描述自己偶尔对着惠山上的云雾发表个人情感,或是以画笔挥洒出心中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映射出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行雨归来半身湿”,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雨中漫步,最后带着雨水回到观内的情景。雨水渗透了他的衣衫,使得上半身都已被打湿。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生命活力的庆祝。
整首诗通过对细微之处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厨无烟火室无妻,篱落萧条屋舍低。
每日将何疗饥渴,井华云粉一刀圭。
桂华词意苦丁宁,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
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
集贤雠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欲寻秋景闲行去,君病多慵我兴孤。
可惜今朝山最好,强能骑马出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