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秦中夜,猿闻峡外声。
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
暗逐哀鸿泪,遥含禁漏清。
直疑游万里,不觉在重城。
霎霎侵灯乱,啾啾入梦惊。
明朝临晓镜,别有鬓丝生。
雨滴秦中夜,猿闻峡外声。
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
暗逐哀鸿泪,遥含禁漏清。
直疑游万里,不觉在重城。
霎霎侵灯乱,啾啾入梦惊。
明朝临晓镜,别有鬓丝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夜里的细雨,背景设在秦中。开篇便以“雨滴”、“猿闻峡外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听到的猿啼声联想到古代贤良之士何逊、屈原,他们的不幸遭遇激发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暗逐哀鸿泪,遥含禁漏清”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哀鸿泪”暗示着一种悲凉的情怀,而“禁漏清”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情感。
“直疑游万里,不觉在重城”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他似乎身处远行,却又感觉不到自己仍被囚禁于现实的束缚之中,这反映出诗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和对自由的渴望。
“霎霎侵灯乱,啾啾入梦惊”生动地描绘了夜雨打窗、扰人清梦的情景。这里的“霎霎”形容雨声,“啾啾”则是猿啼的声音,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有些许不安的氛围。
最后,“明朝临晓镜,别有鬓丝生”则透露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在这雨夜之后,诗人面对着镜子,发现自己额上的头发又多了一丝白,这是岁月流转留下的印记,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时间和生命不可抗拒变化的一种体验。
总体来看,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富有情感的夜晚场景,通过对自然声响的捕捉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