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云侵榻,帘疏风满楼。
霜寒篱菊晚,雁度渚莲秋。
满箧新诗草,横矶旧钓舟。
清尊随处醉,万事付江鸥。
地僻云侵榻,帘疏风满楼。
霜寒篱菊晚,雁度渚莲秋。
满箧新诗草,横矶旧钓舟。
清尊随处醉,万事付江鸥。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楼所见之景,以及诗人的心境。首联“地僻云侵榻,帘疏风满楼”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云雾缭绕的静谧氛围,同时通过“风满楼”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楼内环境的和谐统一。颔联“霜寒篱菊晚,雁度渚莲秋”则进一步展现了季节更替的景象,菊花在霜寒中绽放,大雁南飞,莲叶在秋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深秋的凄美意境。
颈联“满箧新诗草,横矶旧钓舟”转而写到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寄托。诗草满箧,暗示着诗人的创作热情和对文字的热爱;横矶旧钓舟,则可能象征着诗人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物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既沉浸在文学创作之中,又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尾联“清尊随处醉,万事付江鸥”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选择在清酒中寻找慰藉,将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交付给江边飞翔的鸥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夫子勤於蘧伯玉,洗心观道得灵龟。
开门择友尽三益,清坐不言行四时。
风与蛛丝游碧落,日将槐影下隆墀。
天空地迥何处觅,岁计有余心自知。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
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榻。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歌阑旋烧绛蜡。
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
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
相将扶上、金鞍騕褭,碾春焙、愿少延欢洽。
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二宗性清真,俱抱岁寒节。
常思风云会,为国奋忠烈。
道方沧波穨,位有豺虎窃。
夫妇相鱼肉,关中一丈雪。
北风夜涔涔,竹枯松柏折。
泰来拔茅连,井收寒泉冽。
天地复其所,我辈皆慰惬。
何为对樽壼,似见小敌怯。
大宗垂紫髯,贵气已森列。
小宗新换骨,健啖颇腴悦。
昨宵连环梦,秣马待明发。
寒日一线长,把酒相喻说。
人生但安乐,逢世无巧拙。
斑衣戏亲庭,不作经年别。
犹有未归心,远寄丁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