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层叠水潆洄,千树桃花绕涧开。
刚进胡麻饭一杯。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
青山层叠水潆洄,千树桃花绕涧开。
刚进胡麻饭一杯。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青山层叠水潆洄”,以“层叠”形容山峦起伏,以“潆洄”描绘水流回旋,展现出山水的动态美与层次感。接着,“千树桃花绕涧开”一句,通过“千树”和“绕涧开”的桃花,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色彩对比,也赋予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刚进胡麻饭一杯”这一句,看似简单,却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中,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一句,借用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或美好事物能否再次相遇的疑问。这里的“天台”既可理解为具体的地理地点,也可象征心中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这一问,流露出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可能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乌生子,一一哑哑枝上啼。
所生八九子,最怜黄口白项儿。
上唼飞虫下行蚁,中空有蠹,鴷来啄树。
老乌毕膊逐鴷喧,树间引弹之金一丸一发,不中伤乌趾。
不恤伤趾,毋杀我子。
疾风拔木,巢坠深谷,子死离披鸱所肉。
两乌啄屋嗷嗷悲向辰,不硕乌生子,今谁哺糜报所亲。
深渊有鲔仰有鸢,矰缴不在人,寿夭不在天。
民生刺促,有后者贤,少而相怜老相捐。
娲皇补天残锦片,飞落人间为石砚。
孤峰削迭一尺云,虎乾熊跪势皆遍。
半掬春泉澄浅清,洞天彻底寒泓泓。
笔头抢起松烟轻,龙蛇怒怒斗秋云生。
我今得此以代耕,如探禹穴披峥嵘。
披峥嵘,心骨惊,坐中仿髴到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