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
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
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
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
诗中“朱栏映晚树”一句,通过对朱红色栏杆与晚霞相互辉映的描写,展现了晚秋时分景色的和谐统一,也烘托出一幅静谧安详的画面。"金魄落秋池"则运用水面的倒影,将秋天的明净与月光的清冷相结合,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还似钱唐夜"一句,借古地名“钱唐”(今杭州一带)点出时空背景,通过诗人个人的历史记忆,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时代和空间中去。"西楼月出时"则具体描绘了诗人赏月的场景,月亮从西边楼阁间缓缓升起,那种宁静而淡雅的情境,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空间的巧妙穿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赞美之情。
今朝震泽行,动荡玻璃色。
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
东西洞庭山,缥窈如泼墨。
与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
可怜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闻此山中,幽人无岁历。
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
回头笑句践,藉手妇人力。
一朝良弓藏,解使大夫惑。
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
净域开丹嶂,精蓝倚碧天。
登临迷胜概,徙倚谢尘缘。
幽戺从苔积,长廊信屟穿。
阶前流水赴,树杪落霞悬。
风堕斋时磬,花飞象外筵。
鬼神呼窟宅,日月晕榜联。
出洞龙湫得,扪萝凤啸传。
快应听雨过,倦可割云眠。
亭对娟娟竹,杯浮曲曲泉。
终期结莲社,长此习安禅。
我行已不先,我仆常苦后。
中途雇蹇驴,并辔相左右。
听彼御者言,恻焉使心疚。
自云先朝时,世隶凤阳久。
有田不起科,岁酿烝尝酒。
不知始何年,更名曰地亩。
社长三十六,搜括到鸡狗。
累世免租税,此苦那得受。
畏彼官长威,情急举家走。
买驴获雇直,聊以谋升斗。
永痛父祖茔,北望空回首。
语罢辄欷歔,予急掩其口。
陵寝且丘墟,坟墓复何有。
生得逃征徭,死当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