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余剪烛联床夜,重与论文把酒初。
补得笙诗歌有獭,传来门客食无鱼。
和戎时尚安边论,富国谁求平准书。
此去沱潜傥相访,故人笼壁近何如。
及余剪烛联床夜,重与论文把酒初。
补得笙诗歌有獭,传来门客食无鱼。
和戎时尚安边论,富国谁求平准书。
此去沱潜傥相访,故人笼壁近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烛光下热烈讨论学术和时事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补得笙歌"一句,暗示了他们通过音乐和诗歌交流思想,而"传来门客食无鱼"则反映了生活的简朴,但精神交流的丰富。诗人提到"和戎时尚安边论",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策略的探讨。"富国谁求平准书"则反映出对经济治理的关注,希望能寻找到使国家富强的方法。
最后,诗人邀请朋友如果有机会来访,询问他们在潜江县幕和书院的生活状况,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同窗故人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学术追求和家国情怀。
濯足空谈万里流,朝昏惟守户庭幽。
故乡久别终思奋,好友频来不带愁。
白发丹心千古意,黄花紫蟹一年秋。
何时造尔能扶杖,不羡乘车马少游。
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自为天地。
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自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
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
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
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
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