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不归汝安否,日暮有怀如此何。
丈室全如在林壑,重云漫不见星河。
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
不是不知诗废事,相思不寐自成歌。
天寒不归汝安否,日暮有怀如此何。
丈室全如在林壑,重云漫不见星河。
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
不是不知诗废事,相思不寐自成歌。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天寒不归汝安否”,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寒冷、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是否平安归来的关切与忧虑。接着,“日暮有怀如此何”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思念之情与日暮的凄凉景象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丈室全如在林壑,重云漫不见星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友人所在之地与自己所在的环境进行对比,突出了空间上的距离和情感上的隔阂。同时,通过“林壑”、“重云”、“星河”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两句,通过描写雁群的飞翔和露水的濡湿,以及对《蓼莪》这首哀悼亡亲的诗的引用,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雁群的飞行象征着友人的行踪,而露水的濡湿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蓼莪》的引用,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不是不知诗废事,相思不寐自成歌”两句,点明了诗人之所以夜不能寐,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至于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化为歌声。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也展现了其艺术才华,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
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纤茸。
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
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
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
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
贵贱移亲疏,贫富乘始终。
谁能返其初,物我俱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