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秋七月中山刘坦之先生补注选诗辞简而事明论切而指达正五臣之荒谬黜苍山之浅鄙撷花采实成一家言盖可以行今而传后者也诗以美之》
《庚戌秋七月中山刘坦之先生补注选诗辞简而事明论切而指达正五臣之荒谬黜苍山之浅鄙撷花采实成一家言盖可以行今而传后者也诗以美之》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风吹雨作朝晴,览镜应怜白发生。

金马玉堂宁入梦,石田茅屋岂关情。

五言谩写林间竹,初酝聊飞海上觥。

不有简编工着述,悠悠百世竟何名。

(0)
翻译
秋风带着雨水带来了清晨的晴朗,照镜子时不禁感叹岁月已老。
即使在梦中,我也不愿进入金马玉堂那样的富贵之地,更关心的是石田茅屋的朴素生活。
用五言诗描绘林间的翠竹,暂且借酒消愁,畅饮海上的杯盏。
如果没有留下著作供后人传阅,即使活过百年,又有何名留青史?
注释
西风:秋风。
镜:镜子。
金马玉堂:代指显赫官位或富贵生活。
石田茅屋:简朴的田园生活。
谩写:随意书写。
初酝:新酿的酒。
简编:书籍。
工着述:精心创作和记录。
悠悠:长久。
名: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的感慨和生活状态。首句“西风吹雨作朝晴”勾勒出一幅秋日天气变化的画面,西风带来的雨过后是晴朗的天空。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

接着,“览镜应怜白发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头发渐渐变白,是岁月流转、生命不居的写照。这里“怜”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易逝的哀愁。

第三句“金马玉堂宁入梦,石田茅屋岂关情”则是对两种生活状态的描绘。“金马玉堂”通常象征着富贵和豪华的生活,而“石田茅屋”则代表了简朴甚至贫困的居所。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生活境遇的感受与思考。

“五言谩写林间竹,初酝聊飞海上觥”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志向的抒发。“五言”指的是五言诗,这里可能是自指自己的诗歌创作。诗人用“谩写”来形容自己的作品,或许带有一丝自谦之意。后半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志向的不确定性,似乎也透露出一丝放纵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末尾两句,“不有简编工着述,悠悠百世竟何名。不有简编”可能是指没有经典著作可以传世,而“悠悠百世竟何名”则是一种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定位的疑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个人的文学成就和长久影响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生活状态以及文学创作的反思,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情感的诗,也是诗人自我价值和历史定位的一次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扫除小园未竟归卧

竹叶扫仍落,莎根锄更生。

阴阳常代谢,今昔各施行。

勋业须时至,衰荣忌力争。

径归差省事,高枕听蝉声。

(0)

农家六首·其四

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

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

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0)

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于山水间饮酒赋诗既觉仅能记一二乃追补之二首·其二

小山缘曲涧,路断得藤阴。

忽遇平生友,重论一片心。

兴阑棋局散,意豁酒杯深。

鸡唱俄惊觉,凄然泪满襟。

(0)

出东城并江而归

上车容假寐,出郭当闲游。

远笛临风起,高帆到岸收。

人归花市路,客醉酒家楼。

径就东窗卧,孤灯欲话愁。

(0)

东篱杂题五首·其三

昨日一花坼,今朝一草生。

深林鸠妇聒,高栋燕巢成。

熟果檐间堕,残书枕畔横。

庵居澹无事,作意领新晴。

(0)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其一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