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净慧院》
《过净慧院》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

高原回东飙,草木负春色。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

溪梅荐馀馨,林光动寒碧。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jìnghuìyuàn
sòng / xīn

xiǎoshuāngqiúliáoràoqīngbīng

gāoyuánhuídōngbiāocǎochūn

xiāozhújiānwèiliúlàng

méijiànxīnlínguāngdònghán

cùnjīnglúnxīnchángtànniànxíng

翻译
清晨穿上鹔鹴裘,漫步在结满霜花的小路。
高原上刮起东方的狂风,草木失去了春天的色彩。
竹林间的寺庙显得洒脱,安慰着我这漂泊的旅人。
溪边的梅花散发着余香,林中的光影触动了寒冷的碧绿。
心中怀揣着经世济民的理想,长叹一声,想起远行的艰辛。
注释
晓:清晨。
鹔鹴裘:一种毛皮衣服。
缭绕:环绕,盘旋。
青冰陌:结霜的小路。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区。
东飙:东风。
草木负春色:草木失去春天的生机。
潇洒:清闲自在。
竹间寺:竹林中的寺庙。
流浪客:漂泊的旅人。
溪梅:溪边的梅花。
荐:献出。
馀馨:残留的香气。
林光:林中光影。
寒碧:寒冷而碧绿的景色。
经纶心:治理国家的雄心。
行役:远行,奔波劳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寺庙图景,诗人穿越在一片宁静与寒冷之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开篇即以浓郁的笔触描绘早晨的场景,鹔鹴裘象征着古代士人的高洁品格,而“缭绕”一词则传递出一种深邃和神秘感,整个画面笼罩在清冷的气氛之中。

“高原回东飙,草木负春色。”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不仅有山的峻拔,还有风的呼啸,更有草木所承载的生机与希望,这些都是通过“高”、“回”和“飙”的动态描写来表达的。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随后诗人走进了一个幽静的寺院,那里有潺潺的溪水声,以及竹林的摇曳。这里的“慰”字用得甚是贴切,彷彿在给予游子以安慰。

“溪梅荐馀馨,林光动寒碧。”接下来是对寺院内外景色的细致描绘,从溪边飘香的梅花到林间闪烁的寒光,每一笔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最后,诗人的思绪似乎回到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反思,一种复杂的情感在这里得以释放。"一寸经纶心"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而“长叹”则是对于过往历练的无尽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诗人在这片宁静而又寒冷的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赠吴立之谒选入都二首·其一

敬亭山馆五车书,谒帝承明有直庐。

酒态故怜嵇叔夜,赋才能让马相如。

(0)

寄李袭美比部

李家供奉笔如杠,梦里相随骑每双。

我向青溪开竹馆,君归丹水放兰艭。

呼来鸿鹄将栖岳,采得芙蓉自涉江。

四百峰头秋可到,封书须寄白云窗。

(0)

答张玄超见寄

诗似张鹰调转孤,秀林今胜隐居无。

诸山松响风临阁,千里莼香月满湖。

受简人宗秦博士,著书家学汉潜夫。

乞归我谢鸣驺去,短策从君五色驹。

(0)

送刘兵宪长钦赴滇中·其一

秋宪能文似马卿,玺书尺一奉西行。

版收君长三千部,旆入丁男十万兵。

邛杖至今通越巂,楼船犹自会昆明。

铙歌好奏从军乐,仆射何妨是父兄。

(0)

宋西宁忠父黄孝廉白仲李山人次公夜过得渑字

莼鲈归不及张鹰,橡栗餐犹胜杜陵。

斋里已图山似洛,溪头谁送酒如渑。

醉堪深夜歌招隐,老敢逢人问代兴。

公等他时怀倦客,七松高卧石门灯。

(0)

寄方山人景武时从戚大将军在岭外

蓟门传尺素,白下久相闻。

学似陈书记,行随霍冠军。

岭云朱鹭曲,江雨白鸥群。

秋晚吾将去,扶藜一问君。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