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北口行宫叠前岁韵二首·其二》
《赵北口行宫叠前岁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天水相与永,金波万顷明。

载舟堪独会,鉴物入遥评。

今昔原无住,沤泡底用惊。

依然空阔意,最喜涤尘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天水相与永,金波万顷明",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天地间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象,"金波"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水面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的金色光芒,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载舟堪独会,鉴物入遥评",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沉思考。"载舟"可能暗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共处的重要性;"鉴物入遥评"则体现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万物,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今昔原无住,沤泡底用惊",这两句诗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今昔"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原无住"则强调了世间万物的瞬息万变,没有永恒的存在。"沤泡"在这里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提醒人们不必为短暂的得失而过分忧虑或惊慌。

最后两句"依然空阔意,最喜涤尘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心境,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净化。"空阔意"既指自然环境的辽阔,也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自由;"涤尘情"则是说在自然的怀抱中,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烦恼与杂念,达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自我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升华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丁巳重九日登烟霞洞读仁先六截句感赋即赠

归云如箭山如马,直压钱江出胯下。

纷纷朝暮乱雨晴,洞口黄花无一把。

去年龙井看落日,秋色招人荐尊斝。

一年容易君南归,心自沉冥气潇洒。

入山以后无甲子,我与秋山共清暇。

伤高回面参古佛,顽石嵯蛾钟磬哑。

君知此意得真象,无主秋光任挥写。

蒲团题记六重阳,攀天留待重来者。

(0)

晓起满觉珑看残桂

乍乍纸窗明,悠悠百虫绝。

渐生今日意,开门步残月。

言寻满觉珑,远见炊烟白。

丛桂无寒花,葱茏避秋色。

香后悟真空,云山自高洁。

十年沧海事,六度重阳节。

悲哉支离叟,独向苍茫立。

(0)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一

炎方十日愔愔雨,断送残春作早秋。

鹜鸟有群皆独立,奇峰难画任冥搜。

眼前事了未全可,胸次月明真不愁。

便拟从容理归棹,从君袖手看神州。

(0)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一

灭烛天光入,乾坤绝可怜。

独成心皎皎,深坐夜渊渊。

送日息群动,填胸哀昔贤。

搏精尘壒外,暂比入山便。

(0)

送友南归

市声忽触微茫感,带雨飘灯共此心。

笑我忘形托人海,送君连日坐春阴。

眼中历历昏鸦满,世外冥冥落照深。

便拟遥情托毫素,微尘无地著沉吟。

(0)

读汉书

萧萧鹤观晚春时,槐里千官盛漠仪。

不是侍中归五柞,柄臣学术有谁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