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南归》
《送友南归》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市声忽触微茫感,带雨飘灯共此心。

笑我忘形托人海,送君连日坐春阴。

眼中历历昏鸦满,世外冥冥落照深。

便拟遥情托毫素,微尘无地著沉吟。

(0)
鉴赏

这首《送友南归》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内心情感。

首句“市声忽触微茫感”,点出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市井的喧嚣与内心的微妙感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显寂寥的场景。接着,“带雨飘灯共此心”一句,将自然界的雨和室内摇曳的灯火与诗人的心境相联系,暗示了离别的哀愁如同雨滴般渗透进每一个角落,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

“笑我忘形托人海,送君连日坐春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送别之际,诗人似乎在自嘲,笑自己在人海中显得如此渺小,却依然坚持陪伴友人直至最后一刻,即使是在连续多日的春阴中,也未能阻挡他们的情感交流。

“眼中历历昏鸦满,世外冥冥落照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昏鸦满眼,落日余晖,这些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孤独与寂寞的担忧。

最后,“便拟遥情托毫素,微尘无地著沉吟。”诗人想要通过文字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又感叹于情感的深重,即便是在微小的尘埃中也无法完全承载。这不仅是对文字力量的反思,也是对离别之痛无法言说的无奈。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送别主题诗歌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偶书

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0)

行至椹涧作

霜后叶初鸣,羸骖绕涧行。

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

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0)

再和

佳玩能令百事忘,岂惟闲伴倒馀缸。

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

日暖朝笼青石砌,春寒夜宿碧纱窗。

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0)

题式之诗卷后

少年曾读石屏诗,老去江湖幸见之。

百倍寻常真足惜,十存八九实堪悲。

蛙鸣蝉噪人争羡,天巧神功彼自知。

我欲流传天下去,为求完本补亡谁。

(0)

梦中作四首·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0)

碧涧书堂

临川遇邹君,示我铜陵辨。

相邀游其间,百闻须一践。

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

武夷乃招隐,仙都辄策蹇。

遥睇麻源村,梦思劳辗转。

今披碧涧记,华冈订讹舛。

疑信吁莫论,是非争之褊。

但欣泉石奇,堂成书可辇。

晁侯云梦胸,妙处参坟典。

家有万竹坡,琳琅閟营剪。

徘徊康乐旧,此兴尤不浅。

人生贵自得,假物非至善。

山川侈遭逢,所托各偕显。

严光钓越滩,叔子登楚岘。

气象不低摧,吾徒志当勉。

相思邀未到,烟霞自舒卷。

唯应原上月,共照人孤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