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园中草,蔚蔚媚幽姿。
乘时各敷荣,皓色被绿枝。
似有微香发,秋风辄吹之。
入人襟袖中,亦复可怜兹。
诘朝步荒畦,茎叶稍离披。
飘零即已矣,霜露不尔私。
荣悴既有时,小大何异而。
幸爱七尺躯,天道不可诬。
丛生园中草,蔚蔚媚幽姿。
乘时各敷荣,皓色被绿枝。
似有微香发,秋风辄吹之。
入人襟袖中,亦复可怜兹。
诘朝步荒畦,茎叶稍离披。
飘零即已矣,霜露不尔私。
荣悴既有时,小大何异而。
幸爱七尺躯,天道不可诬。
这首诗《偶题》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通过对园中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首句“丛生园中草,蔚蔚媚幽姿”,描绘了园中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以“蔚蔚”形容草木茂盛,“媚幽姿”则赋予了草木以柔美和幽静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着“乘时各敷荣,皓色被绿枝”,描述了草木顺应时节,各自绽放出美丽花朵,白色的花点缀在绿色的枝条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似有微香发,秋风辄吹之”,进一步描绘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景,即使是在秋天,花香依旧能穿透空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入人襟袖中,亦复可怜兹”,诗人将花香比作“可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怜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随后“诘朝步荒畦,茎叶稍离披”,转而描写清晨诗人漫步于荒芜的田间,发现草木的茎叶已经开始凋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飘零即已矣,霜露不尔私”,指出尽管草木会随季节变化而飘零,但霜露却不会偏私地对待任何一株草木,强调了自然界的公平与无情。
“荣悴既有时,小大何异而”,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无论是高大的树木还是低矮的草木,它们的生命过程都是有始有终,没有区别,表达了对生命平等的思考。
最后“幸爱七尺躯,天道不可诬”,诗人呼吁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七尺躯”),并认识到自然法则(“天道”)是不可违背的,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命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扁舟直入南州界,屈曲河流势澎湃。
浩荡银涛气灏漫,渊源不竭通九派。
昔年作客豫章城,弗睹高楼恒介介。
再来胜地续前缘,画栋雕梁称绝快。
子安一赋传古今,俯视群言犹草芥。
西山苍翠无变更,南浦烟云几成败。
凭栏睇视爽凡襟,惹起狂情破游戒。
敏饮醇醪似蔗浆,细览词章如披薤。
寄身天地原宽閒,我独伊何逢险隘。
落霞孤鹜景偏幽,秋水长天恬不怪。
信知造物有化工,能参妙义方无疥。
长啸楼头逸兴豪,得意忘言绝机械。
匡庐有约次游遨,务须了却林泉债。
君不见决明混沌江之湄,含胎吸月怀清辉。
圆净唾将珠与玑,又不见明视中原云月静。
跳掷回旋顾形影,生儿往往皆毛颖。
由来逐物未忘机,劳生吞吐知惟时。
观美为人奚以为,独坐金风尘虑省。
皓月斜河星耿耿,草头漙露侵肤冷。
平生不解饮和歌,无人对月醉颜酡。
月朗清秋奈月何,睡思朅来刚引领。
林岫参差弄光景,不知月已沈西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