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延之赞》
《潘延之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毗卢无生之藏,震旦有道之器。

谈妙义借身为舌,擎大千以手为地。

机锋不减庞蕴,而解文字禅。

行藏大类孺子,而值休明世。

舒王强之而不可,神考致之而不起。

此天下士大夫所共闻,然公岂止于是而已乎。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潘延之赞》。诗中赞美了潘延之先生的非凡才学与高尚品德。诗人以“毗卢无生之藏,震旦有道之器”开篇,将潘延之比作佛经中的智慧宝藏和中华大地上的道德典范,高度赞扬其深邃的智慧与高尚的人格。

接下来,“谈妙义借身为舌,擎大千以手为地”描绘了潘延之在谈论高深佛法时,仿佛能借自身为语言工具,以双手承载着宇宙万物,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胸怀。诗人进一步将潘延之与古代高僧庞蕴相提并论,同时指出他不仅精通文字禅,更在行动上展现出如孩童般的纯真与谦逊,但又恰逢盛世,受到君王与先祖的推崇。

最后,“舒王强之而不可,神考致之而不起”表达了对潘延之不为权势所动,坚守自我原则的敬佩。诗人认为,即使是强势的帝王也无法强迫他改变,而先祖的召唤也无法使他起心动念。这不仅是对潘延之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认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潘延之先生在智慧、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独立人格的坚定意志,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彭麓诗和白坡提学与诸公见过之作

返耕得兹麓,习静欲长年。

山水向春碧,烟霞当暮妍。

结庐垂四壁,枉驾辱诸贤。

遣兴沽村酒,呼童鸣绿弦。

(0)

宝穑堂作·其一

明农谢昌宦,良觌羡予征。

敦义昔所重,况此骨肉情。

嗣岁节物改,朱阳喜开晴。

感今叹伊昔,发车临广庭。

所期德音迈,永脩三径盟。

(0)

姚园次亭溪韵

竹坞柴关破晓开,石池花径转萦回。

春深漫有寻芳兴,老近惭非作赋才。

(0)

望岳亭为王生作时其父戍云中·其二

望岳亭临河水隈,碧窗遥对孔林开。

谁知仰止平生意,不为岩岩气象来。

(0)

题金宪长舜举蓉溪书屋图四首·其二

溪水溪花相映鲜,溪风时拂案头弦。

轻鸥白鹭知人意,双去双来精舍边。

(0)

登直沽城楼

宦游数览东南胜,西北乾坤见此楼。

冠冕八方通驿道,河山千里控神州。

风连碣石云秋黯,日倒扶桑海夕流。

老病独悬戎马涕,俯身疑入洞庭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