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近接野人庐,竹径松阴十亩馀。
巢鹤数声清梦晓,碧桃花下检丹书。
茅斋近接野人庐,竹径松阴十亩馀。
巢鹤数声清梦晓,碧桃花下检丹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茅斋近接野人庐”,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与自然,与周围的田野人家相邻,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乡村氛围。接着,“竹径松阴十亩馀”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竹林小径与松树的浓荫交织,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广阔与生机。
“巢鹤数声清梦晓”一句,将自然界的生物——鹤,融入清晨的宁静之中,鹤的鸣叫如同天籁之音,唤醒了诗人的梦境,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鹤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境的生动性,更寓意着高洁与祥和。
最后一句“碧桃花下检丹书”,则将画面聚焦于一处更为细腻的场景:在碧桃盛开的花下,诗人正在翻阅着珍贵的书籍。碧桃的色彩与书香相映成趣,既体现了生活的雅致,又暗含了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既向往自然之美,又不离学问之道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知识的热爱与尊重。
靊窿夜鼓苏迷橐,橐痕初透芙蓉萼。
祥金百辟出奇英,绕指龙文傍针镆。
英英玉雪照人明,日日摩挲倍有情。
神功待试龙虎蹻,淡笑先惊乌兔精。
破窗雷电灯光绿,脱手青丸去何速。
空留寒影落丹青,千古吴鸿同一哭。
凤凰飞去石梅开,金蝶成灰绣血苔。
西山积铁门千尺,黄昏风雨盍归来。
落花曾和随园老,学语雏莺人道好。
五年以前落花诗,梦中得句醒足之。
苏台又制三千字,有人对此长相思。
相思变烦恼,花落成谶辞。
此中要自有定数,我似春风过不知。
读到定盦西郊落花诗一篇,千红万紫随手成云烟。
对之气为索,有如绿窗贫女逢着散花仙。
百年以内几生才,琼花飞去八仙裁。
先生之花道光丁亥三月二十六日落,我从光绪乙未闰月二十六日开。
寻常花开花落只隔三百六十日,惟有年华一过不再来。
郭璞之花曾上江淹笔,羽陵琴河亦可通呼吸。
拈花一笑大地春,三十六天皆叹息。
城外荷花大如盘,连朝风雨花心酸。
愿携先生诗,去倚红阑干。
一读倾一碧筒酒,管教荷花世界鸳鸯眷属都团圞。
不见先生我不恨,只恨花未落时无人看,落花诗句掩抑摧肺肝。
《和定盦西郊落花歌》【清·黄人】落花曾和随园老,学语雏莺人道好。五年以前落花诗,梦中得句醒足之。苏台又制三千字,有人对此长相思。相思变烦恼,花落成谶辞。此中要自有定数,我似春风过不知。读到定盦西郊落花诗一篇,千红万紫随手成云烟。对之气为索,有如绿窗贫女逢着散花仙。百年以内几生才,琼花飞去八仙裁。先生之花道光丁亥三月二十六日落,我从光绪乙未闰月二十六日开。寻常花开花落只隔三百六十日,惟有年华一过不再来。郭璞之花曾上江淹笔,羽陵琴河亦可通呼吸。拈花一笑大地春,三十六天皆叹息。城外荷花大如盘,连朝风雨花心酸。愿携先生诗,去倚红阑干。一读倾一碧筒酒,管教荷花世界鸳鸯眷属都团圞。不见先生我不恨,只恨花未落时无人看,落花诗句掩抑摧肺肝。
https://shici.929r.com/shici/KAwsklQ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