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挂春烟,簟铺秋水。高枕横眠,鼻雷聒耳。
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畬,说什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个无惭愧,阎罗王倒退三千里。
幕挂春烟,簟铺秋水。高枕横眠,鼻雷聒耳。
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畬,说什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个无惭愧,阎罗王倒退三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超然的画面:春天的薄雾如帷幕般轻轻笼罩,夏日的凉席仿佛秋水般清凉。诗人高枕而卧,鼻息如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炽热暑气和农事劳作毫不关心。他似乎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不依赖外界的凉风,甚至对世间轮回和自我认知的追求也显得淡泊。
"烁石流金总不知"一句,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漠视,"何须殿阁薰风至"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心境超越于物质享受之上。接下来,诗人提到农耕之事和佛教中的修行层次,表达出对生死轮回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灼然是个无惭愧,阎罗王倒退三千里",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坚定和坦然,仿佛连地狱之主阎罗王也为他的心境所震慑,退避三舍。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禅宗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禅意。
胥江渔火夜磷磷,歌罢《吴趋》亦怆神。
废苑空洲长是水,屟廊无草不知春。
满城明月乌啼树,一市秋风鹤引人。
古往今来唯有恨,暮山青霭自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