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矶上港》
《宿矶上港》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夜深风浪息,月正在南斗。

远水生白烟,疏萤出荒莽。

照蟹屡爇薪,张鱼未发笱。

独能怜野客,游宦意何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shànggǎng
sòng / méiyáochén

shēnfēnglàngyuèzhèngzàinándòu

yuǎnshuǐshēngbáiyānshūyíngchūhuāngmǎng

zhàoxièruòxīnzhāngwèigǒu

néngliányóuhuànyǒu

注释
夜深:指时间很晚,夜晚深入。
南斗:古代星宿名,象征南方或远方。
远水:远处的水面。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爇薪:点燃柴火。
笱:竹编的捕鱼篓。
野客:野外的旅人。
游宦:在外做官。
翻译
深夜时分风浪已平息,明亮的月光照在南斗星区。
远方的水面升起白色雾气,稀疏的萤火虫从荒凉之地出现。
照亮螃蟹多次点燃柴火,捕鱼的网还没有打开。
只有我能怜悯那些野外的过客,为官在外的心境又是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宿矶上港》,描绘了夜晚在江边的宁静景象。首句“夜深风浪息”写出了深夜时分海面风平浪静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接着,“月正在南斗”点明时间,月亮高悬在南天斗宿位置,显得明亮而孤独。

“远水生白烟”描绘远处江水蒸腾起淡淡的雾气,增添了神秘感;“疏萤出荒莽”则以稀疏的萤火虫点缀在荒凉的野外,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和荒凉。接下来两句“照蟹屡爇薪,张鱼未发笱”通过渔夫捕鱼的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生活场景,虽然忙碌但尚未收获。

最后两句“独能怜野客,游宦意何有”表达了诗人对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同情,他们身处异乡,不知此行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归宿的向往。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宿矶上港之夜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旅途艰辛的共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齐天乐.虎皮鹦哥,为李释戡赋

正平才艳何曾赋。金笼又翻新谱。

博臆刊红,轻襟夺翠,依旧缃帘呼侣。迎人欲语。

认诗里文茵,曲中金缕。

鼓翼风生南山,甚日借毛羽。惊寒夜来应诉。

花台闻号凤,今更飞虎。

汉骑单衣,唐宫噩梦,问香疑班似武。狸奴漫妒。

羡奇服堪描,拟骚仍许。入穴难同,有终军办鼠。

(0)

倦寻芳.和赠谢砚谷

檐桃熟后,瓻酒还余,吟费鱼茧。

旧赏欣同,新恨漫将书卷。

树密如窥星有窍,笋生多傍岩穿眼。

掩闲扉,几春边共语,古帘今燕。

约去取、巾箱残稿,空笑书佣,投笔尘溅。

一盏吾楼,但贮夕阳江怨。

凤阙孤临山负扆,鹿中宾戏壶添箭。

黯怀沙,送君初,数峰稀见。

(0)

满庭芳

花影横烟,蝶情迷雨,寸心如束千重。

天涯路隔,咫尺也难逢。

病底无穷怨曲,海棠梦沉远墙洞。

等闲了,赋经洛水,愁绪绕惊鸿。

回思相共语,心盟金石,魂系丝桐。

又谁知佳期,吹冷春风。

祗为诗书事业,倾杯尽、肺腑言中。

凝无限,斑斑泪点,锦字洒笺红。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八

暗里殷殷试嫁衣。个中消息祗君知。

双针素缕香罗带,小字亲题玉枕诗。

随月影,步云墀。两情泥水合丸时。

炼成花底同心茧,真结人间连理枝。

(0)

倾杯乐·其四黄钟羽调,秋感

渺然烟霭,水悠悠、况说离乡早。屈指算来时杪。

频年久、历历虫沙,恻恻情怀,红心渐扫。

浑无限、书剑黯消磨,深院谁家,何事秋风多厉,寒蛩争叫。

鳞影云妍,羽光霞媚,不负西窗残照。

袖底琼瑶,胸中磈磊,漏晶文园病悄。

似诉年华偏少。

凭著欹枕幽梦,惊醒药阑东,锦帐温柔,画楼清晓。

(0)

蓦山溪.次黄山谷韵

花朝浅约,俊侣成欢偶。

天气乍阴晴,省逢迎、风娇雨秀。

临岐悄悄,蓦道踏青游,浓意透。腰支瘦。

别馆人相候。梅亭置酒,履迹刚前后。

款语趁回车,索相思、双心红豆。

追情逐爱,好事却匆匆,眉尖柳。魂消否。

留恋频低首。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