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禅修的画面。首句“山下有雷颐”可能暗指山中的宁静被雷声打破,但随后“山下出泉蒙”又转为自然的清新与滋润,象征着静中生出的生命力。诗人强调了山的主体是静,静能滋养正道,体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
“闲闲六窗明”描绘了僧舍的窗户明亮,环境清幽,而“寂寂万籁空”则进一步渲染了四周的寂静,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在回荡。诗人通过“坐观鼻端白”,表达了内心的专注和禅定,仿佛连鼻息间都充满了清明。
最后一句“岩花自春风”以岩花在春风中自然绽放,寓意僧人的内心如岩花般在静谧中得到自我成长,不需外力,自在开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禅意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禅修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