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
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谁同倚藤杖。
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
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谁同倚藤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远离尘嚣,选择在空旷之地建造草堂,将自己置于云林之间,以远处的景色为伴,自由地眺望。诗人以“偃蹇”形容自己的态度,意指不屈从于世俗,敢于对抗世间的种种。他似乎在思考,这样的生活中,又有谁能与之共享这份闲适,一同倚靠藤杖,享受这份宁静呢?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他不仅在物质上远离尘嚣,更在精神上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种对宁静、淡泊和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