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女祠》
《龙女祠》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

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

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
táng / céncān

lóngchùláiláishíchéngfēng
tángqīnglínxiàwǎnwǎnxiāng

shǔrénjìngēnpěngjiǔréng

注释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之女。
乘风雨:伴随着风雨而来,可能寓意龙女与自然力量的关联。
祠堂: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庙宇。
宛如:好像,仿佛。
相语:互相交谈。
蜀人:四川人。
祈恩:祈祷并祈求恩赐或保佑。
捧酒:手持酒以作献祭或敬奉。
击鼓:敲鼓,常用于祭祀或庆典中以增加仪式感。
翻译
龙女从哪里来,来临的时候伴随着风雨。
在青翠的树林下的祠堂里,她仿佛在与人亲切交谈。
四川的人们争相祈求她的恩泽,手里捧着美酒,同时敲击着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龙女降临人间的情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地方文化特色。首句“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表达了一种神秘而又带有力量感的场景,龙女似乎是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到来的,她的到来伴随着风雨,这不仅展示了她的超凡能力,也象征着她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一句则描绘了龙女降临后的场景。这里的祠堂很可能是供奉龙女的地方,而“青林”则营造出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宛宛如相语”给人一种感觉,似乎龙女和自然之间有着不言而喻的交流,这里的“宛宛”也许可以理解为连绵不断,形容了这种交流或对话的悠长与深远。

最后两句“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则表现出人们对于龙女降临的喜悦和庆祝。这里的“蜀人”指的是古代居住在四川一带的人们,他们对龙女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激。“竞祈恩”表明了他们渴望得到龙女的恩惠,而“捧酒仍击鼓”则是他们庆祝的一种方式,通过饮酒和敲打鼓乐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龙女降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崇拜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文化中对自然力的敬畏和依赖。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送陈中丞虞山之南赣

东吴之山虞山高,秀拔众山谁与伍。

终日出云遂为霏,利泽在人惠良溥。

公之奇秀自岳降,貌似古人心更古。

仕途坎壈三十年,晚始拥旄开制府。

先声想已到百城,楚女越童争歌舞。

彩幡风暖春行县,画戟霜飞秋按部。

闾阎从此无疮痍,道路还闻息豺虎。

我老为儒迂且腐,日给太仓惭何补。

祝公惟愿政有成,早晚还朝事明主。

(0)

得阳明先生教归赋白马三章章四句

白马之良兮,鋈金以为饰兮。

子观于都兮,予欲为子驭兮。

白马之骙兮,琢玉以为勒兮。

子适野兮,予欲执子鞭兮。

白马之宜兮,亦或仰予秣兮。

子遨游其何之兮,予为子仆其何痡兮。

(0)

又和忆西湖十绝·其六

采莲曲里采莲船,碧落中浮去更还。

见说西湖好风景,柂楼蚤饭惜花天。

(0)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一

少年曾诵二泉诗,不似庐山未见时。

苍翠已从言外得,巑岏到使梦中迷。

欧公履历能忘险,朱子文章足解疑。

今日维舟访真迹,三君容我?前旗。

(0)

郊行五首·其五

才见游人著葛巾,一场好景一番新。

卖花声过街头急,忙杀洛阳桥上春。

(0)

晓行联句三首·其一

并马郊行趁月凉,渠源十里路岐长。

岭横云际衣全湿,林抹烟笼影半光。

熠耀数星萤在草,丰穰几处稻登场。

太平可是真无象,何事茅檐稳睡厖。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