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四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其四十八》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己山川。

闻有龙门长老,走来学道参禅。

恁么惺惺汉子,如何立地瞌眠。

忽然睡醒眼开,元来天生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哲理为载体,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与修行境界。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探讨了人生追求、自我认知以及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

首先,“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己山川”,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既可理解为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自我探索与成长,也暗含着对生命旅程的深刻体悟。度牒在这里象征着修行者身份的确认,踏遍山川则代表了对世间万物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宇宙真理的追寻。

接着,“闻有龙门长老,走来学道参禅”,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寻求智慧的修行者前往龙门(可能象征着知识或真理的源泉)向长老求教,进一步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对导师的尊敬与对智慧的渴望。这不仅是一种知识上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觉醒与提升。

“恁么惺惺汉子,如何立地瞌眠”,这两句诗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看似清醒却实际上陷入迷惘状态的人的讽刺。这里的“瞌眠”并非指真正的睡眠,而是比喻内心的迷茫与无知。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真正的觉醒与智慧是无法被轻易获得的,需要深刻的思考与内省。

最后,“忽然睡醒眼开,元来天生自然”,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象地描绘了从迷惘到觉醒的过程。睡醒眼开象征着从无知到智慧的转变,而“元来天生自然”则暗示了这种觉醒是内在本质的显现,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潜能。这不仅是对修行者最终达到的境界的赞美,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每个人都有能力发现并实现自己的内在智慧与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哲学思想,探讨了人生的追求、自我认知、修行过程以及最终的觉悟,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的光芒。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赋得西海子

荫树分仙阙,浮花出帝城。

微茫衔日动,浩荡接天平。

雁鹜依沙下,鱼龙触浪行。

石疑藏滟滪,池似凿昆明。

鼓角隋堤暮,戈鋋汉殿晴。

凉秋汎槎去,织女下机迎。

(0)

咏史八首·其六

伯夷饿空谷,务光沈清泠。

汤武首征诛,白公徇其名。

嗟哉古贤达,举足罹天刑。

茫茫大造间,遗迹若蟭螟。

升高望宇宙,摄衣御云軿。

追随广成子,乘化入瑶京。

九州一抔土,何以劳我精。

五岳一拳石,聊以栖吾形。

(0)

邯郸行

狭斜连锦里,垂柳夹香堤。

绿绮千条润,青丝万树齐。

玉鞭骑过马,金距斗回鸡。

朝日红妆坐,流莺拂户啼。

(0)

汉铙歌十八首·其三思悲翁

思悲翁,气结不能言。

儿长翁为娶妇,思得奉晨昏,白头以团栾。

妇恶如豺狼,入门作灾患。

牝翼鸣前庭,举室怆以烦。

知交各各缩舌,亲戚断往还。

我有壶浆,翁饥不得餐。我有裳衣,翁体不得完。

思悲翁,气结不能言。

我欲诉上帝,天门九重入以难。

我欲诉司命,司命徘徊以盘桓。

念欲以高飞,无羽翰以负翁去。

体毛何摧残,不若城上乌反哺。

翁残年,思悲翁,气结不能言。

安得天雨雹,霹雳震长夏。

雷霆半空下,永永戒来者。

(0)

无题·其一

楚女春心不自持,月明谁唱竹枝词。

琼簪玉珥何颜色,翠幕朱阑且岁时。

燕子楼空伤往事,杜鹃花老负归期。

江头几度风和雨,转觉湘灵瑟调悲。

(0)

送别吴景伯李光卿吴子哲三考官

太原城外感离群,消息从今不易闻。

旅雁翩翻乘朔气,秋风寂寞向斜曛。

秪缘俎豆他乡合,漫赋山河别路分。

楚客西归渺相望,天连剑阁万重云。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