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和堂》
《中和堂》全文
宋 / 赵构   形式: 古风

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

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

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

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

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

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

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

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

(0)
注释
六龙:古代天子出行的仪仗,象征尊贵。
淮海:古代河流,这里指广阔的地区。
王者:君主,这里指皇帝。
驾言:出行,驾车前往。
苏远民:安抚远方的人民。
疮痍:战争留下的创伤。
稽山:古代名山,位于浙江绍兴。
夏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神功:伟大的功绩。
越句践:越国的君主,曾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焦思:极度忧虑,深思熟虑。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屈伸:进退,比喻应对各种情况。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种蠡臣:指范蠡,越王勾践的谋臣,善于治国和隐退。
翻译
六条龙驾驭着车驾穿越淮海,无数骑兵逼近吴地渡口。
君王的本质本无边,出行只为安抚远方的百姓。
看到草木茂盛,感叹战后的创伤犹新。
登上厅堂眺望稽山,怀念大禹治水的辛勤付出。
神明般的功绩如此伟大,后人受惠于他的仁德。
我愿效仿越王勾践,以无比的决心先人后己。
面对艰难,我们应遵循养育之道,圣贤也有退让之时。
高尚的风范激励君子,我的心意寄托在像范蠡那样的忠臣身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面,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展示了君主的威严和国家的强盛。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则表达了统治者对民众的关怀与教化。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对于战争后果的感慨。

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古圣君夏禹的事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则是对历史伟人所建奇功的赞颂,以及这种伟业如何惠及后世的深刻认识。

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追随古圣先贤步伐,内心的忧虑和自我要求。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则是在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道德,不忘初衷。

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来激励自己和他人,要像高洁的风一样,有着高尚的情操;而“属意种蠡臣”则是在表达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寄托。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君德民性的深刻思考和自我修养的坚定决心。

作者介绍
赵构

赵构
朝代: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猜你喜欢

棹歌四首·其二

鸿雁飞去稻粱荒,白鸥不飞羽毛伤。

天寒日暮黄芦荡,江水渺茫心渺茫。

(0)

哭仲默

去年孙复死,今复哭何休。

霄汉冥交尽,嵩邙正气收。

操戈吾岂敢,怀宝尔终投。

秪益文章价,年年照斗牛。

(0)

刘实夫静观楼

刘子吾邦秀,高楼元气边。

定心还到眼,慧日正行天。

风物无拘碍,江山且岁年。

平生腾踏志,终要九潘渊。

(0)

冬日对白菊

白菊尘埃里,翛然涅不缁。

风霜忌太洁,桃李竞当时。

水德元如此,花神祗自私。

遐方对灯烛,聊副赏心期。

(0)

屴崱峰

盘礴地灵在,东南天柱高。

三江转燕尾,百粤乱牛毛。

未出无生网,难忘大觉刀。

巢云定何日,万国且旌旄。

(0)

思道约游西山病不赴漫答兼问宗林二首·其一

嗟尔棠陵客,乖期秋独归。

香山有夙诺,幽事忽相违。

木石机心损,云霞朔气微。

时时梦鱼鸟,未返薜萝衣。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