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其四》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龙飞天启辟蒿莱,凤诏求遗动地来。

因笑祖生空击楫,汉家曾见济川才。

(0)
鉴赏

这首诗以“过蓬辣滩志喜四首(其四)”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林熙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龙飞天启辟蒿莱”,以“龙飞”象征帝王之气,寓意君主的英明与开创精神,如同开辟荒野一般,引领国家走向繁荣。这一句表达了对君主领导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期待。

次句“凤诏求遗动地来”,以“凤诏”比喻圣旨或皇帝的命令,通过“求遗”暗示寻找贤能之士,强调了君主对于人才的渴求与重视。同时,“动地来”形象地描绘出贤才云集、响应号召的情景,体现了君主德政的感召力。

接下来,“因笑祖生空击楫”,引用了祖逖闻鸡起舞、渡江北伐的历史典故,但在此处以“空击楫”表达了一种讽刺或反思的态度。祖逖虽有雄心壮志,却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这里可能暗含对当世时局的忧虑,或是对历史英雄未能完成使命的惋惜。

最后一句“汉家曾见济川才”,将话题拉回现实,以“汉家”泛指古代盛世,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当今时代,是否还能见到能够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典故运用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才价值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不欺室三字参政张公书也笔力劲健如端人正士俨然人望而敬之因成古诗八韵

云山老人国大老,历代遗编饫探讨。

馀事游神翰墨间,乘兴濡毫快挥扫。

严霜烈日如鲁公,抉石奔泉陋徐浩。

国朝君谟书第一,大字劣于行与草。

云山心画无不长,笔力纵时书更好。

我来求字盖求人,不为有官缘有道。

紫岩之铭云山笔,不欺室中双至宝。

玉箫峰下梅花溪,愿学云山归去早。

(0)

陈商英挽词

贵似金张富石崇,纷纷老死利名中。

退居不见香山老,肥遁谁知秀野翁。

溪上园因种花辟,床头金为好宾空。

潸然痛念公兄弟,二十年前笔砚同。

(0)

重游钓台·其二

弭棹祠堂下,一天星斗明。

客星寻不见,影浸钓滩清。

(0)

左原诗三十二首·其七梅溪

我向梅花溪上家,几看清浅浸横斜。

手栽木已如人老,雪鬓萧疏对雪花。

(0)

某辛巳秋归自武林省先陇遂修亭宇浚溪流因思先人旧诗已随屋璧坏矣尚能记忆遂追和·其三

丘木森森已十围,满林清荫可栖依。

每忧樵牧伤松柏,游宦三年两度归。

(0)

林明仲自梅屿挐舟招丁道济道揆张思豫及予同饮索诗坐间成六绝七月朔日.怀旧游

塘馀春草遥思谢,楼面苍陂重忆刘。

人昔共游今孰在,芦花飞雪上吾头。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