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祀非同使碧鸡,出门苑马踏春泥。
归途泊处榴花发,千树鸣蝉麦穗齐。
秩祀非同使碧鸡,出门苑马踏春泥。
归途泊处榴花发,千树鸣蝉麦穗齐。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驿途还至通州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出行归来时的情景。首句"秩祀非同使碧鸡"暗示了这次旅程可能并非普通的例行公事,而是有着特殊的使命或目的,如同祭祀般庄重。"出门苑马踏春泥"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出行,马蹄踏过春天湿润的土地,充满生机。
接下来两句"归途泊处榴花发,千树鸣蝉麦穗齐"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诗人归来时,榴花盛开,一片繁荣景象;而"千树鸣蝉"则以动衬静,烘托出夏日的热烈与宁静。最后,"麦穗齐"则象征着丰收在望,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希望和喜悦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自然风光和季节变化,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谓无极不可状兮,造化之枢。
谓无极可状兮,声臭俱无。至哉濂翁兮,是创是图。
后来诸老兮,交辨鹅湖。彼是此非兮,畦畛何殊。
究其指归兮,风乎舞雩。吾默会于心兮,徵以通书。
阴阳动静兮,何始何初。
人人有是兮,奚问乎吕陆张朱。
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
后舍灯犹织,前溪水自舂。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