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院烧灯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
上京六月凉如水,人渴天瓢更赐冰。
院院烧灯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
上京六月凉如水,人渴天瓢更赐冰。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上京即事(其六)》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夏日景象。诗人以“院院烧灯有咒僧”开篇,暗示了寺庙或修行之地夜晚的独特仪式,可能是在祈祷或举行某种法会时点燃灯火,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垂帘白日点酥灯”进一步描绘了白天的情景,即使在阳光普照之时,僧人们仍然保持着某种仪式感,透过白色的帘幕,在明亮的日光下点燃酥油灯,这种对比既显出僧人的虔诚,也透露出环境的与众不同。
“上京六月凉如水”则让人感到意外,因为通常夏季炎热,但诗人却说六月的上京清凉似水,这可能是对气候的夸张形容,也可能暗指上京的地理特点或是特殊时节的气候异常。这样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受。
最后,“人渴天瓢更赐冰”是点睛之笔,炎热天气中,僧人不仅有清凉的环境,还有天赐的冰块,仿佛连老天都在眷顾他们的修行,增添了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上京僧侣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这种清寂与神秘的赞美。
尺缣残,俊人再聚西园。
送芦笳、边风绝远,欢场许驻韶颜。
听莺回、晴窗染绀,浮花去、春渚拖蓝。
宦海难经,钱神易别,逍遥总让竹皮冠。
昂首望、横穿斗柄,历历酒星圆。
惊相问、善和坊曲,欠取端端。
算香辰、未逢修禊,早看烟月双娟。
要离冢、谁嗤灶热,临邛市肯怕琴寒。
禁苑停呼,侯门漫刺,宏词合在客窗间。
溯澄湖、蒪羹新熟,勤买橛头船。
吾衰甚、愿分兰畹,洗尽愁山。
我倦津梁矣。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
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
似解道、笑侬憔悴。
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
空老大,我滋愧。析津亦是前游地。
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
叹眼底、无多红紫。
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
歌未竟,掷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