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
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
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閒。
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
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
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閒。
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这首诗描绘了白岳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名冠江南第一山”,直接点明了白岳山在江南地区的崇高地位。接着,“乾坤故设石门关”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仿佛天地特意在此设置了一道门户,增添了山的神秘感。
“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树木葱郁的景象,以及远处群峰若隐若现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与宁静并存的氛围。夜晚松涛阵阵,似乎惊扰了仙鹤的美梦;而山中的一盏孤灯,静静地陪伴着闲适之人,这样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禅意。
最后,“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一句,以神仙归来的传说,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这不仅增添了故事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岳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审美世界,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两载试江郡,政拙惭癃鳏。
菖蒲值佳节,雨馀尚清寒。
山光作翠黛,环蘸重湖宽。
龙舟从民乐,彩袖奉亲欢。
征帆镇今古,天际自往还。
斑鬓阅世态,心闲如石顽。
怀哉归故园,千竹荷一湾。
足了此生事,哦诗谢尘寰。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
距城五十里,岩壑难具模。
崔嵬通上界,突兀动地枢。
泉石自撞击,钧天恐难如。
或若轰雷霆,或若唾珠玑。
飞瀑自天下,循涯作清渠。
云是鬼神力,巧凿三丈馀。
羽觞激如飞,聊助文字娱。
崇山回环合,有洞容入居。
觌面卓文笔,仰天真可书。
幽花与修竹,揜映释氏庐。
同游皆胜士,适值暮春初。
山阴未足数,直想风舞雩。
岂无休沐日,复洗红尘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