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秋》
《寻秋》全文
明 / 赵时春   形式: 古风

寻秋穷远山,山尽秋无限。

西日已含情,万里空在眼。

白云天外来,晴风自舒卷。

野含群秀明,川瀰双涯浅。

余生际无为,长啸发孤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远山寻找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寻秋穷远山”,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目的——寻找秋天的踪迹,而“穷”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与决心。接下来,“山尽秋无限”,既是对山之高远的描述,也暗示了秋天的广阔与丰富,仿佛在山的尽头,秋天的韵味无穷无尽。

“西日已含情,万里空在眼。”诗人以夕阳作为背景,赋予其情感色彩,夕阳的温柔与深沉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同时“万里空在眼”则展现出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白云天外来,晴风自舒卷。”白云从天边飘来,晴朗的微风轻轻吹拂,自然界的动态美跃然纸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野含群秀明,川瀰双涯浅。”田野中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盎然,河流在阳光下显得清澈明亮,两岸似乎变得更为接近,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余生际无为,长啸发孤巘。”诗人感慨自己余生或许将无所作为,但依然选择在孤独的山巅长啸,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状态。这一句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赵时春

赵时春
朝代:明   字:景仁   号:浚谷   籍贯:平凉   生辰:1509年—1567年

赵时春(1509年—1567年),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人。时春读书善强记,文章豪肆,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著有《赵浚谷集》十六卷,与《平凉府志》,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赵时春居华亭多年,著有《惠民渠记》、《复古南门记》、《朝那庙碑记》、《重修灵岩寺记》、《剡山半雾》、《仪山歌》、《夜归仪州》、《登古仪州西城》、《华亭道中》、《华亭雨雾》等诗歌。 
猜你喜欢

秋游石湾二首·其二

数里云冈花鸟閒,一声渔笛起前湾。

清光骇目浑无地,翠色横空别有山。

守洞老猿惊客唳,傍沙雏鹜弄潮还。

西风万顷江涛涌,红叶纷纷晚照间。

(0)

感怀二首·其二

高风永矢硕人宽,浊世谁能青眼看。

霜落蒹葭犹有色,雪浓松柏不知寒。

一时毁誉成何事,千载声名俟盖棺。

未死犹堪自鞭策,任伊陆海日狂澜。

(0)

暂寄

暂寄空山傍水居,清风朗月伴窗虚。

声名不务聊求志,嗜好无他只在书。

巷有回车陶处士,家徒立壁马相如。

平生事事输人下,徙倚西畴羡荷锄。

(0)

新岁课儿四首·其一

献岁甫开新宪书,闭门深效子云居。

庭空自发窗前草,地僻曾无户外车。

(0)

避兵

陋巷遭蹂躏,奔走何处所。

怅然残夜月,旷野独容与。

濛濛烟树间,晓露滴如雨。

(0)

咏史三首·其三赵普

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

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