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鹔鹴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
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裈且著襦。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林间醉著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鹔鹴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
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裈且著襦。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林间醉著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通过对友人王宣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人事的感慨。首句“参军但有四立壁”,写友人生活清贫,仅有四面墙壁;“初无临江千木奴”进一步强调其物质匮乏,没有多余的财产。诗人自比为“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表示自己不慕荣华,甘于淡泊。
接下来,诗人通过“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性格,暗示自己像江鸥鹭一样自由自在,又如山中猛兽般有志气。他提到“鹔鹴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表明自己虽然朴素,但仍有骨气,不羡慕他人奢华。
诗中“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则暗指朝廷用人不当,需要贤才。诗人关心家人,“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裈且著襦”,表达对家庭的牵挂。
最后两句“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惬意,诗人醉眠林间,无忧无虑。然而,“犹梦官下闻追呼”,表明他对仕途仍有留恋。结尾处“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表达了对富贵的淡然态度,认为财富不能改变生活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的清高品格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关爱。
洞庭不生月,径可无此楼。
月出渺渺波,我在楼上头。
湖为涤我心,月为刷我眸。
涤刷两无尽,相与成湛秋。
月乃对仰卧,似欲载我浮。
君山来枕席,手引潇湘流。
澄洞露表里,毫发无潜幽。
却顾叫退之,底用多骚愁。
希文稍欲遣,果已能乐不。
余子固不记,古今几浮沤。
道人岂知道,乃能喜我留。
勉为吐此诗,庶免为楼羞。
季生贸然来,袖出手中字。
盘辟竞点画,邀我相指似。
我书本无法,敢为对以意。
观书如相人,神骨当有异。
肤立岂能久,中乾固难恃。
颜柳苏黄徒,天与君子气。
刻轹相耸削,跌宕转严毅。
正如冠剑臣,谈笑皆国计。
粪土弃么璅,空洞见胸次。
有时就欹偃,白眼青天醉。
却视黄泥人,颠倒灵娲戏。
以此常自足,穷老无悲喟。
有志我未能,敬为吾友遗。
双钩与悬腕,暇日请从事。
北游忽不乐,东来揽齐岱。
陆尽燕赵交,水送汶泗会。
祇有清济源,伏流隐支派。
亦如古达人,心迹有时晦。
群山尽朝岳,敢向不敢背。
峨峨灵威丈,揖我青霞外。
迓客遣片云,飞来若车盖。
挥手暂相谢,冰雪迫徂岁。
游倦思小休,胜济行未艾。
寄语雪中花,石上劳相待。